正文 麵向農村市場的建材營銷策略研究(1 / 2)

麵向農村市場的建材營銷策略研究

市場營銷

作者:帥傑

引言

我國有著悠久的居住文化,《漢書·貨殖列傳》記載:“各安其居而樂其業”,東晉陶淵明設計的桃花源,首要就是住房——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唐杜甫感歎:“願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曆朝曆代都注重百姓住房問題。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努力使百姓能“住有所居”,十八大後的新一屆國家政府領導依然將“住房”定為五大民生大事之一。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會見中外記者時提到: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是這屆政府奮鬥的目標。我國有6.74億農村居民(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占全國總人口一半,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為改善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築材料在中國農村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

國外關於農村市場問題的研究成果鮮少見,這是因為歐美等發達國家沒有戶籍製度,不分農業和非農業,人口可以自由流動,且這些國家農業的工業化程度較高,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遠遠低於我國,例如美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約為300萬,僅占總人口的1%(2013年數據)。國內關於農村建材方麵的文獻資料也非常少,筆者利用中國知網以“農村建材”為篇名進行檢索,截止到2015年5月,關於建材方麵的文獻資料僅有78篇相關文獻資料,具體分布如下:

唐黎標(2013)在談到如何開拓農村建材市場時指出,由於農村地廣人稀,當前的建材產品在農村的渠道輻射度遠遠不夠,產品良莠不齊,市場缺乏有效監管,而農民消費者由於收入低,更傾向於價格低廉但更耐用的產品;針對當前農村建材銷售的渠道終端多是粗放經營,作者提出了配電盤模式的新渠道營銷模式,即通過吸引供需雙方的市場重視,為不同的供應商與客戶提供溝通渠道或交易平台,進而降低雙方的交易成本。費明勝和侯磊(2011)認為,農村建材的消費具有地域分布和購買力的分散性、東部、中部、西部地域購買力及需求的差異性、行為的示範效應三方麵的特點;基於此,要開拓農村建材市場應考慮從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手段四個方麵入手,即首先是要確保產品質量,做到實用、環保、節能,其次是采取差異化價格和實行賒銷的策略,再次是製定差異化的營銷渠道、優化現有渠道功能;最後是針對農村特點,選擇以電視廣告作為主打的廣告媒介,重點強調產品質量、性能、價格的優勢,挖掘產品的示範價值。王秋菲(2012)在分析了美國和埃及綠色建材的基礎上,提出了在我國農村房屋建設中推廣綠色建材的主張。卞文誌(2004)認為在農村開辦連鎖建材市場將大有可為,首先農村人口多,農村新建、改建或者裝修住房的建材需求量驚人,其次國家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需要大量建材;他還總結了在農村開辦連鎖建材市場可采取的四種類型:中心輻射型、精品推廣型、地域利用型、市場網絡型。孟國強(2011)提出了利用行業協會的優勢推動建材下鄉。陸江(2010)則采用逆向思維,指出通過推動建材下鄉來促進建材物流的發展。

農村居民消費特點計量分析

為了了解當前農村居民的消費特點,以便給後續探討農村市場建材營銷策略提供參考依據,本文從農村居民的衣、食、住、行、醫療等方麵製定了8個指標來探討居農村居民消費的特點,本文選取江西省2004-2013年的截麵數據來進行計量分析。

(一)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據變量的數量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

Y=C+β1 X1+β2 X2+β3 X3+β4 X4+β5 X5+β6 X6+β7 X7+β8 X8

其中變量Y、X1、X2、X3、X4、X5、X6、X7、X8含義;C、β1、β2、β3、β4、β5、β6、β7、β8均為待估參數。利用Eviews6.0計量分析軟件,基於江西省2004-2013年的截麵數據做回歸分析得出結果。

從計算結果可知,回歸分析結果為:

R2=0.9995,F=232.4624,D.W=2.5189,括號內的數為相應參數的t檢驗值。

(二)計算結果分析

在上述模型計算的結果中,R2=0.9995,可見模型在整體上擬合得非常好。從各參數的t檢驗值來看,僅有參數β3的t檢驗值大於5%的顯著性水平下自由度為n-2=8的臨界值t0.025(8)=2.306,參數β2的t檢驗值大於10%的顯著性水平下自由度為8的臨界值t0.05(8)=1.860,其餘參數的t檢驗值小於t0.05(8)=1.860,依據t檢驗值各參數排序分別為β1、β2、β3、β4、β5、β6、β7、β8。

由以上分析可知居民支出最多的是住房,支出最少的食品。說明當代的農村,溫飽問題已經解決,居民重點關注是生活質量。對於當前的農村,居民能否在城市擁有一套住房,不僅僅是為了解決住房,更多的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征,這也非常符合我國當今國民需求的特征,特別是中部地區的農村居民。中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居民收入不高,農村居民接受高等教育人數較少,隨著國家城鎮化建設的逐步推進,大量的農村居民離開生養自己的土地,湧入城市並參與到城市的建設中,他們越來越適應城市的生活,期盼能夠通過雙手的勞動來賺取足夠的金錢來在城市購買住房,遠離落後的農村,大多數農村的家庭並不能夠一次性付全款購買住房,所以他們不惜舉債貸款在城市買房,因此住房自然就成為農村家庭最主要的支出了。農村居民消費較多的其次是衣著、文教娛樂和醫療保健等,農村家庭普遍人口較多,一個家庭直係親屬通常包括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三個小孩,所以家庭在衣著方麵開支較大。而教育也是一個家庭非常大的支出,一個農村家庭要培養一個大學生經濟上就比較困難,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在讀大學生,這教育的支出將是家庭中一筆沉重的負擔。另外,隨著居民溫飽問題得以解決,國家在政策上大力引導和支持農村建設,農民的思想觀念逐步轉變,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醫療保健無疑成為農村居民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國家農村新農合醫療保險工作的開展,醫療保健的費用支出在居民消費支出中的比例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