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水電項目融資發展的新方向
財經視線
作者:王江
引言
2015年4月18日,亞洲基礎設施銀行(亞投行)創始國為57個國家。亞投行是一個新興的銀行,作為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夥伴,如何借鑒這兩個世界性和區域開發銀行的項目經驗,發揮自身銀行發展目標特點,將是亞投行急需麵對和解決的戰略問題。
世界銀行作為1942年布雷頓森林會議的產物,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為世界銀行的會員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改革、增長與扶貧取得成功,世界銀行與中國的合作,由單向的學習,發展到相互學習。中國成功的經驗不僅有益於中國,而且有益於東南亞發展中國家,乃至全世界。同時,亞投行應利用這些中國的成功經驗,將其應用於亞洲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的項目中。
盡管老撾預計2015年國民經濟增長有望達到7.5%。但是2013年老撾年人均國民總收入為1490美元,目前還是低收入國家。近年來,老撾為了擺脫國家落後的經濟狀況,也在逐步探索改革開放的政策。在這一過程中,老撾製定開發其較為豐富的水電資源作為發展國民經濟的重點之一,即通過向周邊國家(泰國、越南等)輸送(出售)電力,來增加老撾外彙收入。目前老撾向泰國出售的電力收入已占其全部外彙收入的25%。
老撾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急需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資金支持。世界銀行在老撾實施了20年的貸款項目,由於世界銀行的政策和理念的約束,使得其在基礎設施投資比率十分低。
亞投行是以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為主導,他們與老撾有著相同或相近的經曆,容易發現老撾現階段急需的領域,在發展與環境等方麵更具有靈活性。同時,中國在水電工程方麵有大量的成功經驗。
截止2014年9月,世界銀行對老撾貸款(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和國際開發協會)累計超過14.06億美元,實施項目97個,其中水電工程項目4個,總貸款額0.49億美元,占總貸款額的3.50%。
世界銀行在中國的水電工程的貸款額為33.21億美元,占總貸款額的5.8%。世界銀行在中國的第一個水電工程項目是魯布革水電站工程,其後又貸款投資了二灘水電站項目,小浪底水利水電樞紐項目。中國水電工程項目從魯布革水電站項目開始引進世界銀行的項目管理理念;在二灘水電站項目中吸收這些經驗,並應用於工程管理實踐;小浪底水利水電樞紐項目成為中國水利水電工程成果應用世界銀行的工程管理和技術引進的案例。中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水平,經過世界銀行貸款的魯布革水電站的學習、二灘水電站項目的吸收、到小浪底水利水電樞紐項目的全麵成功應用,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老撾的水電工程發展現狀
老撾的主要電力資源是水能資源,全境有20餘條流程200公裏以上的河流,其中最長的湄公河在老撾境內全長1846.8公裏,約占湄公河全長的44.4%,落差484米。全國有60多個水源較好的地方可以興建水電站,老撾60%以上的水力資源蘊藏在湄公河。原蘇聯和越南的專家測算,老撾水能理論儲量為2500-3500萬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為2000-3000萬千瓦,老撾湄公河委員會的測算認為可開發裝機容量為3500萬千瓦以上,年發電量1600億度。經過多年發展,電力工業已發展成為老撾具有優勢的產業之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到2000年全國電站裝機容量已經達64.4萬千瓦,其中62.7萬千瓦(約 98%)是水電。實際水電裝機容量占可開發總量的1.79%,中國目前水電裝機容量占可開發總量的27%,老撾相對水電開發前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