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會計舞弊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關係分析(1 / 3)

會計舞弊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關係分析

製度建設

作者:李笑雪

引言

會計舞弊是指為達到某種社會或經濟目的,因擁有某種特殊權利而指使或授意會計人員更改會計信息、主觀上采取偽造掩飾手法來編造假賬的行為,會計舞弊通常包括:偽造或變造會計資料,隱瞞或刪除交易事項的結果,無中生有編造虛假的交易或事項,蓄意使用不當的會計政策,虛假披露會計信息等。近幾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突飛猛進,會計信息已經成為政府部門、投資者以及債券人在內的利益相關者了解並掌握企業現金流、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的一重要途徑,並且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因此,為了有效地防範會計舞弊,保護利益相關者以及維護證券市場的公平、有效運行,我們需要規範行業準則、建立道德規範,完善公司內部和外部治理機製,強化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舞弊的危害

會計舞弊行為,不僅使我國會計行業遭遇到嚴重的信用危機,也會影響經營者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做出的每一個決策,最終導致企業預算失敗,企業蒙受經濟損失或其他損失,更會導致我國國有資產流失,使得國家利益受到侵害,破壞社會秩序,滋生腐敗。具體分析如下:

(一)對國家的危害

影響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會計信息是國家經濟決策不可或缺的基礎性經濟數據,舞弊所製造出的錯誤信息會使國家的宏觀經濟決策失誤,嚴重影響資源合理配置,從而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事實表明,會計信息具有重要的投資決策引導作用,國家財政部根據企業報送的會計報表,監督檢查企業會計情況,虛假的會計信息使有限的經濟資源流向效率與效益較差的行業、單位和部門,發生投資失敗和資源浪費,影響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轉。

破壞國家機製正常運轉。會計信息作為連接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紐帶,其真實性關乎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以及高效運轉,虛假的會計信息,不僅使我國尚未成熟的證券市場飽受打擊,也對投資者的投資方向造成誤導,使其在投資過程中蒙受損失,大大降低了投資的信心。企業進行會計舞弊另一個目的就是企圖掩蓋其偷逃稅款的違法違紀行為,利用虛假的會計信息,隱匿收入,虛列支出,假報企業利潤,偷逃國家稅款,導致國家稅收流失,破壞了國家機製的正常運轉。

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會計舞弊容易滋生貪汙腐敗行為,造成社會道德誠信風險。國企腐敗,其案發之頻,案值之巨,危害之深,影響之廣,令人震驚。諸多大型國有企業均深陷腐敗泥潭。電信腐敗現無底洞、民航數個高危地帶滋生腐敗、地產國企頻造“地王”、“天價酒”進加油站等等都是國企腐敗的案例。如若繼續下去,腐敗之風將會蠶食更多國企,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二)對企業的影響

1.影響內控,誤導決策。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企業目標是價值最大化,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企業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無論以何種目標解釋,會計信息終將是管理者管理企業時必不可少的工具。財務會計能夠反映企業在過去一定時期發生的經濟活動,管理者能夠依據這些信息,了解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評價和探討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般預測企業未來經營狀況,決策企業未來發展規劃。如果會計舞弊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就無法滿足各方麵的要求,不僅不能發揮會計應有的監督和管理職能,還將導致決策者做出錯誤決策,給企業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會計舞弊將會對企業各個生產環節產生影響,比如在定價環節,產品銷售價格的高低,更多取決於其生產成本,沒有一個真實的成本,如何能夠製定合理的售價;再如賒銷政策的製定,必須了解以往顧客付款情況,對其高估或者低估都會引起賒銷危機;還有員工的工資發放,隻有明確企業詳細利潤,才能給員工製定合理的工資製度。虛假的會計信息,將會誤導企業決策者做出錯誤的生產經營策略,長此以往,必將使企業失去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最終走向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