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網上技術市場發展定位
浙江網上技術市場應該以服務兩類對象為主,交易主體與交易服務商。交易主體具體又包含三類,一是麵向浙江省眾多的產業集群,開展麵向紡織、互聯網、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領域的技術交易服務,其技術交易具備較強的共性化特點;二是麵向龍頭企業及大型企業,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影響力與可信性,開展技術交易與服務,推動特定領域某一主題技術的進展。盡管中小企業的典型特征是充滿活力,但從全世界普遍的規律來看,規模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往往是技術創新最為重要的推動者。在國內,受製於傳統成本競爭策略的影響,以及整體產業鏈的弱勢,中小企業往往缺少資本積累,難以在研發上進行有效與持久的投入,出現了既無研發的能力,也缺乏將技術交易的需要轉化為需求的實力,從而使得技術交易的重心不得不落後於大型規模企業。三是零散類中小企業,這類中小企業缺乏與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同類企業溝通與交流的有效平台,較為獨立地在某一細分市場進行經營,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時常需要攻克技術難題。
交易服務商主要是指中介服務機構,由於網上技術市場的虛擬性,進而對交易安全、交易可信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就需要交易服務商創新服務內容,提供與線下相比更為貼切的服務。
基於上述的認識,從服務對象問題上來歸結浙江網上技術市場可以定位發展為:服務產業集群的共性技術交易平台,大型龍頭企業的綜合化技術服務平台,服務中小企業技術需求的對接平台,麵向在線交易與集聚中介服務的技術服務平台。
浙江網上技術市場商業模式
(一)拍賣模式
目標:研究組織一批產權清晰的商標、專利、版權、種子新品種等方麵的拍賣。尤其是針對專利產品,結合其產品透明、可充分評估、權益易受保護等特點,設計在線技術拍賣的商業模式。
1.價值主張。通過組織一批標準化程度高,產權清晰的專利、商標、版權等產品,引入權威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相關產品進行評估,並出示、發布相應的證明文件,增強產品透明性及技術需求方對產品的認知度,實現在線拍賣。
2.客戶細分。拍賣模式主要麵向國內客戶,以企業、科研院所、專利運營機構為主要對象,也鼓勵個人參與拍賣。相應的產品以服務本地優勢特色行業為主,兼顧社會經濟中的其他門類,力爭做到拍賣信息的全麵、權威。
3.分銷渠道。以線上分銷為主,通過在網上技術市場網站、百度、其他知名技術市場網站投放動態廣告、競價廣告的形式,吸引有需要的用戶。以線下分銷為輔,通過傳統的科技係統渠道,結合專業性報紙、雜誌等媒體,進行重點拍賣品或事件策劃,形成較好的分銷效應。
4.客戶關係。網上技術市場搭建拍賣平台,版權、商標、專利等產權所有方與產權需求方形成交易關係;網上技術市場為平台服務商、中介服務機構為買賣雙方提供服務。
5.收入來源。充分調研現有專利等產品拍賣的平台做法,結合部分國內外技術市場的經驗,設計收入來源的幾種模式:一是發布費,針對專利、商標、版權等產權商品,製定不同數額的發布費;二是拍賣傭金,在成功交易後,提取一定比例的交易傭金;三是交易融資,為技術買賣雙方提供融資的方式,賺取利差。
6.核心資源及能力。拍賣模式中,最為核心的資源與能力包括:一是打造權威、全麵的拍賣產品庫,避免信息的低質量與不真實,發揮信息的集成效應;二是專業中介服務的支撐,需要有足夠的中介方、涉及各個領域的中介方入駐市場。設計合理機製體製,調動中介機構的積極性、主動性,並保持服務的公平與公正,為交易產品提供專業的認證,減少信息的不對稱性;三是政府的規範,為交易提供合法的保證,包括電子合同的認可等。
7.關鍵業務。一是專利、商標等信息的采集,吸引產權所有方的入駐;二是中介機構的入駐,以及服務機製的設計;三是平台運營,形成產權所有方、中介服務方、潛在買家的共贏平台。
8.重要夥伴。一是中介機構,形成完整的中介服務產業鏈;二是政府部門,提供法律法規的保證,如電子交易合同、糾紛處理等;三是同類市場,積極對接現有專利、商標的產權交易所,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關係。
9.成本結構。包括專利、商標等采集加工費,網站的日常運營維護費用,合作夥伴的信息共享費用等。
(二)特色行業在線技術服務模式
目標:設計重點特色行業在線技術服務模式,結合省內優勢行業,依托核心大企業,構建計算機互聯網、文化創意、紡織等若幹行業性技術產品在線交易子平台。
1.價值主張。信息、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是浙江省的優勢特色產業,產業基礎紮實。因此,基於產業基礎,本模式利用已成立的優勢行業產業聯盟,以行業大型核心企業為核心,麵向共性技術與關鍵技術,建設行業領域的公共技術、特色技術交易平台。
2.客戶細分。從技術供給方而言,客戶主要麵向國內的企業及高校院所;從技術需求方而言,則主要麵向浙江省內的優勢行業企業,或是相關的研究院所。此外,省外同類行業企業也是技術需求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模式中,行業核心企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技術供給與需求的重要來源,對其他企業的影響力也非常重大。
3.分銷渠道。對省內主體,以線下為主:一是麵向行業領域,結合行業特點,進行深入的摸底與了解,掌握主要企業、科研院所名單;二是對大型核心企業,進行重點服務,形成專門的對接機製;三是對一般企業,利用已有行業聯盟的渠道進行拓展。對省外主體,結合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通過行業網站、地方行業協會、地方技術市場等形式加以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