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宗法,可正德皇帝偏偏對宗法毫不在意,行事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很多荒唐舉動令朝臣哭笑不得。後人評價他:“嗜酒而荒其誌,好勇而輕其身。”他先後加封自己“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和“鎮國公”,改名朱壽,幾次三番與當時鎮守宣府的一位邊軍將領江彬以巡邊為由,把出征打仗當兒戲。朝臣們給折騰得哭笑不得,兩位大學士提出質疑:陛下放著皇帝不做,卻自我降級當大將軍,如果追封三代,豈非要先皇同樣降級。內閣首輔楊廷和也曾當廷激憤抗議:“所謂威武大將軍朱壽究竟是何人,請開列履曆,如果不能解釋清楚,就是偽造聖旨,依法當處死刑。”然而大學士們的抗議,皇帝根本置之不理。
這個花樣百出的皇帝我行我素,終日不得消停,一時間朝政荒廢,大權旁落,宦官劉瑾專權。朝臣從苦口婆心的勸說到聯名上疏,甚至有人還以死相諫,然而收效甚微。
正德雖然荒唐,但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大事他還不至於糊塗到底,其治下仍有不少賢臣,隻是他任用賢臣的方式也別具一格。
正德七年,明武宗不過二十出頭,正當精力旺盛、血氣方剛之年。某一日,百無聊賴的正德皇帝突然心血來潮,打算玩玩破案遊戲,他借故支開近侍太監,偷偷把自己的鎮紙藏到龍椅底下。等太監們再次歸位時又佯裝尋找鎮紙。太監們一聽皇帝丟了東西,都慌了神,一大幫子人翻遍了禦書房就是找不著。當然皇帝的龍椅是沒人敢碰的,誰敢對皇帝說麻煩挪挪位子,因此找了很長時間還是一無所獲。正德皇帝看在眼裏,表麵上假裝著急,心裏卻別提多得意了,這下可好,看你們怎麼找得著。他一臉嚴肅地說:“江湖傳聞,山東的南宮飛花無案不破,讓她過來查查吧!”皇帝金口一開便是一道聖旨,南宮飛花當即快馬加鞭星夜兼程趕至京城拜見皇帝,太監們將皇帝遺失鎮紙的事情向其複述了一遍。
這時皇帝發話了,他一本正經地說:
“愛卿一定要替朕擒獲大膽盜賊,尋得鎮紙,就算這盜賊是皇親國戚,也無須手下留情,朕定不輕饒於他。 ”停頓片刻,南宮飛花答道:
“君王座下,安有遺物?”此話答得巧妙,可謂一語雙關,言外之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論丟到哪裏都是皇上你的東西啊。如此既顧全了皇帝的臉麵,又彰顯了其破案之功。
武宗大吃一驚,他趕緊屏退左右,問道:“愛卿從何得知?”“察言觀色罷了。”南宮飛花淡淡地說。想必長年的破案經驗使她一眼便洞察了皇帝表麵著急中隱藏的狡黠得意吧。
“好!愛卿真不愧女神捕之稱!”正德龍顏大悅,“有愛卿替朕分憂,實我大明朝之幸!”當即欽點南宮飛花為山東提刑按察司副使(正四品)。提刑按察司是明朝中央設立在省一級的司法機構,主管一省的刑名、訴訟事務,同時也是中央監察機關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機構,對地方官員行使監察權。提刑按察司副使相當於今天的山東省檢察院副院長。
鎮紙一事似乎激發了正德對破案的極大興趣,他派遣尚宮局女史柳玉清作為南宮飛花的貼身女秘書,負責將她破案的細節一一詳細記錄下來,並編纂成集。而正是這本斷案實錄使正德皇帝對南宮飛花更加刮目相待,親自題寫書名《碧落飛花集》,書名采用了南宮飛花的名和字,頗有詩意,從此也更加倚重於她,因此才有了此後數年間對她屢屢欽點升遷、委以要職。
明廷飛奇葩
正德九年二月,南宮飛花迎來了人生的又一轉折,她被正德皇帝欽點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都察院是明代最高的監察、彈劾及建議機關,右僉都禦史略次於左右副禦史,正四品,是為主理地方事務的朝官,其職位大約相當於國家檢察院、監察部的第三把手。這也就意味著她從地方提拔到了京城,從此與一大幫須眉男子同朝為官,南宮飛花顯得尤其搶眼,相信背後沒少遭人議論。尤其向來行事荒唐的正德皇帝卻對她這樣一名女子竟另眼相待,一次次地欽點升遷,那些多年不動的男臣子們不但臉上過不去,心裏的滋味更加不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