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作把柳如是比作私奔的卓文君,又用了章台、王昌等的典故,如此一酬一答,彼此間那朦朧的情愫即開始發酵。
錢鍾書說過:老男人動情就像老房子著火,更沒有救。天上掉下個柳妹妹,柳美人才情惹火,錢謙益這座“老房子”燒得一塌糊塗,不惜重金在紅豆山莊中為柳如是特築一樓,他親臨現場督工,僅以十天時間即建成。錢謙益根據《金剛經》中“如是我聞”之句,將小樓命名為“我聞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小樓落成之日,他特寫詩抒懷:
清樽細雨不知愁,鶴引遙空鳳下樓;紅燭恍如花月夜,綠窗還似木蘭舟。曲中楊柳齊舒眼,詩裏芙蓉亦並頭;今夕梅魂共誰語?任他疏影蘸寒流。
柳如是回贈了一首《春日我聞室作呈牧翁》:
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此去柳花如夢裏,向來煙月是愁端。畫堂消息何人曉,翠帳容顏獨自看;珍貴君家蘭桂室,東風取次一憑欄。
至此,郎情妾意已分外明朗,這一段忘年之戀亦正式拉開序幕。此後,柳如是更公開了自己的擇偶標準:“天下唯虞山錢學士始可言才,我非如學士者不嫁。”錢謙益聞之大喜,遂呼應說:“天下有憐才如此女子者耶?我亦非才如柳者不娶。”
在錢謙益的盛情邀請之下,柳如是在半野堂小住了一段時間,當年春節亦在錢家守歲。煮酒品茗、談詩論詞、作畫唱曲、踏雪賞梅、寒舟垂釣,單調的寒冬變得多姿多彩。次年元旦,錢、柳相約出遊,在蘇州、嘉興、鬆江等地盡情地遊玩一個多月,定下在鬆江舟中成婚的計劃後,才依依不舍地分別而去。
崇禎十四年(1641年)夏,雖原配健在,錢謙益仍“禮同正嫡”迎娶柳如是。
此舉無異於今天的娛樂版頭條,社會輿論一片嘩然,一時間非議四起。雖說已被罷官多年,但錢謙益畢竟是才冠天下的大名士,享有“文章宗伯、詩壇李杜”之美譽。如此身份偶爾狎妓納妾、詩酒風流一番也就罷了,竟動真格要明媒正娶一個風塵女子。同僚權貴們紛紛出麵指責其“褻朝廷之名器,傷士人大夫之體統”。
錢謙益混跡江湖多年,大半生牽扯於官場角逐,早不在意那些個人言可畏,好不容易碰上個如花似玉又誌趣相投的可人兒,怎能輕言放手?“買回世上千金笑,送盡平生百歲憂”,此刻沉溺於愛情海的他心中隻有甜蜜與幸福。
他們婚禮安排在鬆江一艘芙蓉舫上舉行。據說當天岸上觀禮的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場麵卻極度混亂,其中不少是來鬧場的,起哄叫罵,嘲笑挖苦,甚至朝喜船吐口水扔石塊,船頭一片狼藉。錢謙益卻麵不改色,“吮毫濡墨,笑對鏡台,賦催妝詩自若”,婚禮如常舉行,四首《合歡詩》
一揮而就。
這一年錢謙益五十九歲,柳如是二十三歲,盡管老夫少妻,年齡懸殊,外人並不看好這老少情緣,但才子佳人卻是情投意合,恩愛非常,“煮沉水,鬥旗槍,寫青山,臨墨妙,考異訂訛,間以調謔”,偶爾攜手遊山玩水,羨煞世人。
有一天,柳如是曾打趣問道:“公胡我愛?”(相公為什麼愛我?)錢謙益笑答:“我愛你烏個頭發白個肉。”接著,又反問嬌妻,乖巧伶俐的柳如是嬌嗔而答:“我愛你白個頭發烏個肉。”如此戲謔逢迎,嬉戲打鬧,兩人不覺相視大笑。
找個好歸屬,女人一生所圖莫不如此;都說老男人更疼小嬌妻,婚後,柳如是還時常和錢謙益的一班朋友比酒作樂,甚至酩酊大醉,頗有太白遺風,實無閨閣風範。錢謙益竟毫不介意,反稱她“佳人那得兼才子,藝苑蓬山第一流”,更特贈她河東君的雅號。恐怕也隻有文學上的知音加生活中的伴侶才有幸得這份嬌寵和寬容。
崇禎十六年(1643年),錢謙益大興土木,花費巨資在虞山北麓為柳如是建造了一座精美典雅的五楹三層小樓,命名為“絳雲樓”。因建樓開支龐大,費用一時難以湊齊,錢謙益不惜出售珍藏的傳世孤本宋版《漢書》,得白銀一千兩。據說買主謝三賓趁火打劫,故意壓低價格,令錢老師足足比買入時虧了二百兩銀子。這座龕金石文字、宋刻書數萬卷,列三代秦漢尊彝環璧、晉唐宋元以來書法、官哥定州宣城之瓷、端谿靈璧大理之石、宣德之銅、果園廠之髹器的絳雲樓,藏書堪稱江南之冠。錢謙益曾不無得意地炫耀說:“我晚而貧,書則可雲富矣。”夫婦二人“日夕相對,讀書論詩,考異訂訛,題花詠柳,殆無虛日”,小日子過得優雅而滋潤。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農民軍攻占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曆時兩百多年的明王朝宣告滅亡。四月,清兵入關,攻占北京。
留都南京仍偏安一隅,江南舊臣開始謀劃擁立新君。五月十五日,崇禎皇帝的從兄福王朱由崧在鳳陽總督馬士英等人的擁戴下在南京即帝位,改元弘光,史稱南明。
原本擁戴潞王朱常淓的錢謙益緊急施展夫人外交,利用柳如是與阮大铖的關係,謀得了禮部尚書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