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寬容他人,快樂自己(1 / 1)

最高貴的複仇是寬容。

——雨果

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

——莎士比亞

老禪師飯後散步,在牆角邊發現了一把椅子,心中了然,這一定又是小和尚偷溜出去了。於是老禪師決定在這裏邊散步邊等著小和尚。良久,院牆外終於響起了腳步聲,老禪師不動聲響地把椅子移到了別處,自己則蹲在了椅子的位置。沒過多久,小和尚翻過牆頭,踩著老禪師落了地。他猛然覺得不對,低頭一看,老禪師已經站了起來。小和尚驚慌不已,喃喃地想說點什麼,卻一句話也沒說出口。出乎小和尚的意料,老禪師一句責備的話都沒說,隻是笑著,摸摸小和尚的頭說:“夜深露重,快去多加件衣服吧。”小和尚羞愧不已。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犯錯誤。如果一個人在犯錯誤後能夠得到他人的寬容和諒解,那麼他往往會出於內疚而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過錯,以免下次再犯。而寬容別人的人,無疑也是智慧的,因為很多時候,寬容了別人,也等於放過了自己,開闊了自己的心胸,快樂了自己的人生。

子貢曾經向老師孔子求教:“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

“恕”,就是寬容。寬容的確是快樂人生的秘訣。懂得寬容才能心平氣和地工作、生活,才能呼朋喚友地享受友情之樂,才能夫唱婦隨地品嚐婚姻的甜蜜。

有一對老夫婦,在他們的金婚紀念日上,老太太向來賓道出了自己的“秘訣”。她說:“結婚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要列出丈夫的十個錯誤,隻要他犯的錯誤是這十個中的一個,我就能原諒他。”在座的朋友很是詫異,就問她:“這麼說,你的丈夫一直都沒有犯這十個錯誤之外的嘍,那你列的十個錯誤到底是什麼呢?”

老太太聽了,喜笑顏開:“其實這麼多年,我也沒有列出到底是哪幾個錯誤。每當他氣得我暴跳如雷的時候,我總是告訴自己:不生氣,這是值得原諒的錯誤。就這樣,我們磕磕絆絆地過了五十年。”

婚姻將兩個不相幹的人聯係在了一起,這之後,同吃同住,難免會發生摩擦,但如果我們在每一次的摩擦之時,能保持一顆寬容的心,那麼我們的婚姻一定更加幸福甜蜜。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選擇了計較,那麼他將在黑暗中度過餘生;而一個人如果選擇了寬容,那麼,他就能將陽光灑向大地。”寬容別人,往往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換取心靈的快樂。

有一個女孩準備開辦自己的音樂會,海報早早地製作並發送出去,上麵醒目的一行大字——“‘鋼琴之王’李斯特的關門弟子將為你帶來一場別開生麵的音樂會”,為女孩的門票發售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但實際上,她並不是李斯特的學生,這隻是劇場為了宣傳而打出的噱頭。沒想到的是,假宣傳被李斯特看到了,在音樂會的前一天,李斯特找到了女孩。

女孩一時慌了手腳,不知道該怎麼辦,隻好抽泣著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一切隻是為了生計。”李斯特沒有批評女孩,隻是讓她演奏一曲給他聽。

一曲終了,李斯特指出了其中的幾點不足,臨走時爽快地說:“盡管演奏去吧,你現在已經是我的弟子了。而且你還可以告訴劇場,我也將在音樂會上為我的弟子演奏一曲。”說完轉身走了。女孩驚呆了,好大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是真的,開心地去找劇場經理安排音樂會的變動。

第二天,座無虛席,人們都想看看李斯特的弟子。當然,李斯特的壓軸演出也吸引了很多觀眾。音樂會出奇地轟動,女孩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更是對人、對事的包容與接納。學會寬容能使人用一種恬淡、豁達的心態來笑對人生。懂得寬容的人,是生活的智者。他們目光遠大,心胸開闊,善明事理,從容樂觀,常常能夠用寬容平和的心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收獲的是內心真正的快樂。反之,凡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就會活得很累,因而也無法體會到人生的快樂。

心靈感悟

寬容別人,往往會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快樂。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我們自己的生命就會多一點空間,漫漫的人生路上,就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