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
秘魯國家概況
秘魯是一個擁有多個種族,多種語言和多種文化的國度。
在這塊土地上,西班牙征服者入侵之前居住著成千上萬的本國人民,他們目睹了歐洲非洲和亞洲移民的到來。經過一段時間秘魯形成了多元文化並體現在:秘魯飲食,手工業,音樂及舞蹈在秘魯,大自然賦予這個國家多樣的地貌,氣侯和生態係統秘魯的海邊沙漠,雄偉的安第斯山脈,茂密的叢林,使得這個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小氣侯,植物和動物。
居民和自然條件的多樣化提供了不同人之間豐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種用地方法,並形成引人注目的文化和地貌的融合。因此旅遊勝地秘魯將常年提供給旅遊者豐富的選擇自由。
1911年HIRAMBIRGHAM(美國考古家)發現了建築結構複雜的馬丘畢丘在蓋丘的“老山”這是它消失了近四百年後的再現。馬丘位於URUBAMBA峽穀邊緣,海拔2350米,麵積32590平方公裏,據說是印加人修建用來作為宗教勝地。它由房屋,朝拜地,水力係統和大平台組成。這條由石路,台階和隧道形成的印加小路到URUBAMBA河,延伸長達40多公裏,這正是古代到這裏的帝國臣民步行的路。
人口:24,371,000
麵積:1285,000平方公裏
首都:利馬
語言:西班牙語,蓋丘語,愛馬拉語
國民生產總值:46萬億美元
現在的經濟形勢
秘魯在拉丁美洲建立了最完善的宏觀經濟結構來迎接新千年的機遇。它采用浮動彙率,實行財政的紀律和擁有良好的銀行業務監督部門。自從1990,秘魯在私營化,勞動市場改革,福利改革和國際貿易和財政部門進行了深刻的結構上的轉變。
根據政府的計劃,任何行業都可以進行私營化。但是,在采礦業,考慮中的一些工程的規模對全局有重大戰略上的意義,政府也采取謹慎的方式。這些重點項目包括;Camisea天然氣開發,Antamina銅礦山和其他的金,銅,鋅采礦的項目。這些項目的新投資大約在80億美元。
秘魯結構上的改革突出表現為90年代拉丁美洲的國家中進行的最全麵的改革。同時,10年初開始的以取消進口關稅和擴大外彙金融自由化的政治改革也配套進行。這結構上的改革已經在經濟增長上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果。在98,99年,秘魯的經濟由於"厄爾尼諾"餘波造成的自然災害幹擾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停滯。但是,之後,秘魯比其它的鄰國發展速度要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