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交往中表達

作為學生,除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外,還有很多機會要參加社會交往活動。與人交往,聽取談話應該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交往中可以鍛煉一個人的聽力、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寫好作文所必備的基本功。例如思維表達能力,在課程標準中指出:應該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寫。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思維表達習慣。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有很多有意義的、有趣的、發人深思的材料,注意多積累這些材料會為作文增色不少,有些生動的口語表達更為作文創造了極好的範例。許多著名作家的膾炙人口的作品,正是得益於對生活的觀察體會,而這些無不是從交往見聞中得來的。因此,在交往中注意鍛煉自己,培養觀察生活的能力,將為我們的作文獲得寶貴的素材。

六、在學習中展開想象

在一係列的學習中,我們不僅要掌握獲取各種素材的方法,更重要的還要學會動腦思考和想象。試想,如果沒有思考和想象,哪會有如此多的創造發明?要想寫好作文,這一點也非常重要。想象是作文的添加劑。在學習生活中,隻要我們開動腦筋,善於思考,展開想象,學會對身邊事物進行分析,定能從中領悟出許多道理。正是這領悟的過程為我們提供了作文素材,也正是這領悟使人迸發出靈感的火花,從而創作出優美的文章。

除上述方法外,學生還要加強課外書籍的閱讀。我在教學中,就碰到有不少學生平時很少看課外書,有的甚至除了課本之外都沒有讀過一本課外書,因此,寫作的素材貧乏,甚至連一小段話都寫不出來,寫作文時想一句寫一句,感到無話可說,無物可寫。或者剛開了個頭,敷衍了幾句,就草草收場。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我們平時就要多閱讀,多積累寫作素材。正如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讀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胸有成竹,得心應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就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所以在強調學生讀書的基礎上,也要強調對所讀之書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

獲取素材,積累素材,並學會運用,使作文內容應筆而生,有如湧泉,滔滔不絕,內容也將更加充實有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貴溪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