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信息技術成為語文課堂的“高參助手”(1 / 2)

讓信息技術成為語文課堂的“高參助手”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沈迎迎

摘 要: 信息技術手段主要是指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教學手段,這是教學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信息手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對信息手段的重要性具有清楚的認識,並從四個方麵發揮其重要作用:一是運用信息媒體輔助教學設計工作;二是運用信息媒體開展形象趣味導入;三是運用信息媒體改善課堂枯燥狀況;四是運用信息媒體激起學生情感體驗。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信息技術 創新教學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是教學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教育教學工作成效的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近五年來,各地區在教育現代化設備配套方麵投入大量的財力,讓基層農村學校擺脫教學設備滯後的困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組織等方麵發揮重要的作用,廣大教師應該高度重視並予以有效運用,筆者主要針對這一方麵進行了簡要論述。

一、充分認識初中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是傳統教學手段演變升級而來的創新手段,對於靜態的演示手段而已,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具有更生動、形象、靈活的特征,包含大量的教學信息,演示方式更便捷,這就為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其主要具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及營造課堂教學情境等作用,同時對教師完善教學設計方麵也具有重要價值。廣大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手段的地位、作用,使其與語文教學工作更緊密地結合。

二、有效發揮信息技術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促進功能

初中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信息手段的功能與作用,使其與自身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促進功能,筆者認為應當注意從以下四個方麵著手。

1.運用信息媒體輔助教學設計工作。教學設計的科學性與課堂教學效率息息相關,教師在語文教學設計中要拓寬思路,搜集先進有效的教學經驗,獲取大量的教學信息,為教學環節的優化提供幫助。多媒體手段在這一工作環境能夠體現其獨特的作用,教師一方麵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廣泛搜集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經驗模式,將學生的認知特點、教材的編排特點充分融合進去,將他人的先進經驗內化吸收為自己的教學技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另一方麵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搜集生動豐富的信息作為教學儲備資源,如作者的背景資料、課文的寫作背景與年代及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影像資料、聲音資料、趣味知識等。這些方麵資料的搜集能夠保證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隨手拈來、靈活運用,有了這樣的幫助,教師的教學設計就會更具科學性與實效性。

2.運用信息媒體開展形象趣味導入。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形象趣味導入,具有兩種重要功能。一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而言,以多媒體手段演示方式進行導入,能夠讓他們更具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學活動中充滿興趣。二是幫助學生熟悉教材內容,提高感性認識,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例如在《社戲》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運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介紹了紹興一帶傳統的社戲場景,讓學生眼前一亮,既豐富感知體驗,又提高對教材內容學習的興趣。這種影像資料演示的形式對提高教學導入的趣味性幫助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