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1 / 2)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周田

摘 要: 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案例,進行詳細的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此類問題的解決有利於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最終為實現教育改革的目的作出貢獻。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數學教學任務認識不明確,造成數學課堂教學無重點。在教師授課過程中,由於每位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同,因此教學進度及教學目標不同。有時數學課時是教師自行安排的,容易導致課時安排任意性較大等不良現象。此類問題的層出不窮,導致在課堂教學中數學知識的教授不完全,教學目標形同虛設。而在此情況下,學生的自覺性不高又會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的新知識相對較少,若沒有較好地鞏固複習新知就會遺忘,第二天上課完全忘記前一天所學相關知識,最終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由此便形成數學教學的惡性循環。

2.數學教學過程中對於實例的列舉過於形式化,導致學生注意力渙散。在邏輯思維性較強的數學知識的教授中,相關情景的引入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枯燥的數學問題的獨立思考,更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由於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於情景教學的理解不正確,導致情景引入過於形式化。例如:奧特曼問怪獸:130-25+(28-9)-7這道題目有多少種可解方法?此類情景的引入不僅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更容易使學生喪失對數學的獨立思考興趣,而課外話題的不恰當引入更易使學生注意力渙散,對於動畫人物進行過多的聯想,這樣不僅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更是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效率。

3.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最終無法有效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新課改需求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團隊交流合作意識。但現實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行卻遇到較多的問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於此類教學模式不能充分理解,使得在學生分組過程中出現沒有計劃,隨機分組。這不僅不能促進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形成,反而使學生更散漫,最終使得學生對新的數學教學模式產生抵觸情緒,影響教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