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影響大學生英語聽力因素的研究(1 / 3)

影響大學生英語聽力因素的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戚寶燕 董晴晴

摘 要: 聽力理解是一個輸入信息與人腦中已有的知識儲備產生匹配的動態交互過程。文章從目前英語聽力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在討論英語聽力理解過程的基礎上,從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兩個方麵分析了影響英語聽力理解的因素,並提出了一些提高聽力學習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 英語聽力 語言因素 非語言因素 聽力策略

在語言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中,聽是理解言語信息的能力,並影響讀寫能力的發展。美國著名外語教學法專家裏弗斯(W.M.Rivers)和坦珀利(W.S.Temperly)的研究指出:“人們所獲取的信息中75%來自‘聽說’,其他25%來自‘讀寫’。”[1]可見,聽力能力在語言學習中至關重要。然而,我國英語教學的主要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偏重語法和知識灌輸,導致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相對薄弱。筆者在借鑒前人研究經驗的基礎上,從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兩個方麵分析了影響英語聽力理解的因素,並提出了提高英語聽力學習的策略,希望能為英語學習者提供借鑒。

1.影響英語聽力的因素

影響英語聽力水平的因素一直是英語教學中比較令人困惑的問題,許多學者為此進行了多方麵的研究。受西方學界言語理解理論的影響,國內學者黃建玲(2004)對聽力理解過程的解釋主要從認知心理學、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角度進行論述;劉龍根等(2008)從聽者(背景知識、聽力目的、記憶力、注意力、情感)和文本(音韻特征、語速、詞彙和句法、文本類型與長度、冗餘信息)兩個角度概括了影響英語聽力理解的主要因素。綜合上述研究,筆者認為如下因素在一般本科院校英語教學中的影響更加突出。

1.1語言因素。

1.1.1英語語音知識的缺乏

語音是語言的基本組成要素。對語音知識的掌握,直接影響聽力理解能力。一些學生的基礎音標掌握不好,造成整個單詞發音不準確,而語音是傳遞語意的外在形式,如果語音傳遞有誤,則表達的意思會產生誤差。此外,音與音之間能夠相互影響。在日常交流中,人們說的不是獨立的單詞,而是連貫的語音,我們聽到的語音往往與音標表示的讀音不同,其中存在連讀、弱化、失去、爆破、濁化等變化。這些變化會導致聽者辨音困難,妨礙聽者獲取完整的語言信息。[2]另外,在英語學習中,對英音和美音的差異不熟悉,也會影響學生辨音,學生平時在學習中應善於總結,注意聽力選材的廣泛性。

1.1.2語法知識和詞彙量不夠

語法知識是整合所獲取信息應遵循的規則,能夠幫助我們正確理解聽力材料。例如,當聽到“He’s finished his work.”這句話時,正確理解應為“他完成了工作”,部分同學可能會理解成“He is finished his work.”。但隻要稍微從語法角度考慮一下,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所以,聽者隻有運用語法知識和邏輯思維對句子進行分析,才能準確理解語義。詞彙量在英語理解中占據重要位置。“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Wilkins,1987)。同一篇文章,換用不同級別的詞彙,被理解的程度一定是不一樣的。而且,很多單詞不僅僅隻有一種意思,例如,“cover”一詞在“Snow covered the ground.”中解釋為“覆蓋”,在“The book needs a new cover.”中解釋為“封麵”,而在“We need plenty of air cover in the operation.”中解釋為“掩護”。如果學習者不能很好地掌握一詞多義,就不能夠在語境中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