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創設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1 / 2)

如何創設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孫雅玲

摘 要: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能力的發展和語言素質的提高最終取決於語言的應用及實踐。根據幾年來的初中英語教學經驗和思考,作者認為必須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活水”,讓英語貼近生活,讓學生優化學習方式,改變被動學習的現狀,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能力的發展和語言素質的提高最終還是取決於語言的應用與實踐。根據幾年來的初中英語教學經驗和思考,我認為必須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活水”,讓英語貼近生活,讓學生優化學習方式,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

英語作為外語,生活中缺乏適當的語言氛圍,課堂教學是進行話語訓練的主要途徑,隻有課堂氣氛活躍,才能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話語訓練。隻有在課堂上把所有學生充分調動起來,組織學生自主操練,才能使每個學生得到更多的練習機會,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一、提升教師自身內涵

中國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高洪德指出:“知識是培養能力的基礎,能力又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可見,要組織一堂活躍的英語課,教師就要有足夠的教育理論儲備,掌握目前課程改革的要求,了解現代西方主要外語教學流派,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係。初中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體。富有成效的教學不僅取決於教師對教材的認識水平,還取決於教師對教材深入淺出的講解藝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拘一格,綜合學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特點,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教師要充分備課——備學生、備教材、備方法,要體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創新性,永葆英語課的新鮮、有趣,切忌“為法所縛”、“照本宣科”。在教學中,要本著愛心、熱心、耐心和同情心,以及求新、求活的原則,不僅要教語言,還要教方法、教做人,體現教學的靈活性。

二、創設“活潑”的課堂

教學中充分發揮英語語言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到文章蘊涵的情和意,激發內在的學習興趣,並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那麼英語就會由難學變為樂學,在玩與樂中得以掌握。

1.巧設情境,活躍課堂。英語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選擇既適合本堂課又生動有趣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The Tiger and the Monkey”一課的教學中,我試著采用動畫設計法。我用透明膠片製作了一隻會動的老虎和一隻猴子,上課時用幻燈片一邊表演一邊用英語配音,句子中出現的生詞和短語通過表演與動作,學生立即猜了出來。在對課文比較熟悉後,讓學生嚐試著做導演、扮角色,上台演示動畫,學生躍躍欲試,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取得了良好效果。

2.善設問題,活躍課堂。

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英語教學中盡量做到“投其所好”,以此激發學生對學英語的濃厚興趣。如讓愛好文娛活動的同學教唱英語歌曲,上台表演英語對話或英語短劇;讓一名同學說出有關體育運動的英語名稱,讓另一名體育愛好者表演動作,如run,jump,play basketball;讓有書畫特長的學生設計出版英語板報;讓擅長英語口語的學生領讀課文,等等。又如有位女生的英語成績在班上倒數,對英語既無興趣又無信心。但我了解到她有朗誦特長,故讓她把介紹英語學習方法的文章讀給大家聽。她以極標準的普通話和充滿激情的朗讀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我借機鼓勵了她,此後在英語課堂上,總見她精神抖擻,還經常搶著表演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