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張潔
摘 要: 多元智能教學理論在現代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其與素質教育和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也有緊密聯係。現階段高中英語教學的趨勢就是讓學生在多元智能的環境下發展,促進學生全麵綜合的發展。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探究,對多元智能理論進行了介紹,並介紹了應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元智能理論。
關鍵詞: 多元智能理論 高中英語教學 應用
隨著經濟和信息科學的發展,提高公民的自身素養已成為一項重要任務,素質教育也越來越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重視。在最新的課程理念中,要全麵改變應試教育的局麵,轉而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宗旨的素質教育,對每一學科進行素質教育就是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其中,英語是幫助學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實現英語學科的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如何將素質教育與高中英語教學相結合,已然成為一個急需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新生的多元智能理論可以幫助高中英語教學實現素質化。筆者通過對多元智能理論做簡要介紹,闡述如何才能使多元智能理論與高中英語教學相互融合,從而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1.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及與英語教學的關係
(1)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
美國學者霍華德·加德提出人類是具有多元化智能的,主要可以劃分為八類智能,即:一為語言表達智能;二為數學運算智能:三為音樂鑒賞智能;四為肢體運動智能;五為空間想象智能;六為人際交往智能;七為自我認知智能;八為觀察分類智能。多元智能理論指出這八項智能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身上,但是在每個人身上的體現與發展狀況並不同,會有不同的優勢組合。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發現自身的智能優勢,並充分運用這一擅長的智能或組合進行學習知識與技能,就可以取得理想成效。因此,優質的教育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培養和開發學生潛在的各種智能。
(2)多元智能理論與高中英語教學的關係
傳統的高中外語教學以教師的教授為主,從單詞、語法、翻譯到聽說讀寫,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和具有不同認知結構的學生的學習需求,致使部分學生無法與課堂教學進度同步。而多元智能理論則是一切以學生為主,教師隻是起到輔助作用,側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利用各種教學實踐活動,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彌補傳統教學中無法滿足每個學生學習需求的不足。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學生可以發現自身所擅長的智能,並充分發揮其作用,運用優勢智能組合進行英語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及對英語技能的掌握。因此,將多元智能理論運用於高中英語教學中是新時代下英語教育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