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
體育教學與研究
作者:呂龍曉
摘 要: 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後,教師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獲得了預期的進步和發展情況。現代的有效教學比傳統的有效教學更注重社會性,更注重體現個體的主體價值。可以使學生在身體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麵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與發展。文章圍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 有效教學 體育遊戲 有效評價
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後,教師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獲得了預期的進步和發展情況。現代的有效教學比傳統的有效教學更注重社會性,更注重體現個體的主體價值。可以使學生在身體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麵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與發展。體育課的有效教學還表現為課堂學生積極參與,樂於體育活動,教師上課輕鬆,組織有條理;器材和場地有效利用,有效評價。換句話說,教師在相對輕鬆的工作狀態下,使學生在相對寬鬆的學習氛圍下,能充分利用所有場地與器材獲得最大收獲,因此,要提高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提升課堂有效性。
一、激發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那麼他會因為體育活動需要付出較多的體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對體育課產生了濃厚興趣,就會精神飽滿,積極主動,從要我練變成我要練,課堂教學效果好。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呢?蘇霍姆林斯基指出:“隻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興趣。”因此要想使學生產生體育興趣,就必須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興趣與成功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興趣可促使學生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怎樣才能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興趣呢?有時候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較低要求,盡量讓絕大部分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的練習興趣,然後逐步提高要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多次體驗成功。對個別體質差的同學,我們可以適當,降低要求。如,在一次教學中,初一(3)班王同學不能連貫地跳繩,每跳一次總是習慣性地顛一下地,大部分同學1分鍾能跳150左右,而她盡全力跳也隻能跳70、80個,總是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我先肯定她學習態度好跳繩認真,並指出達不到老師要求是因為跳繩動作有問題,建議她分步完成:第一步不用繩子跳,隻做雙腳連續跳。第二步一手各拿一根折疊的繩,按照連續跳的節奏練習甩繩。第三步把前兩步結合在一起練習。第四步跳繩完整練習,做到連續跳繩。第五步1分鍾跳繩個數從100個逐步接近和超過150個。王同學熟練做到一步了,體驗到成功後才提出下一步要求。一個多月過去了,王同學1分鍾跳繩的成績也穩定在150以上。經過自己的努力,能有這麼大的進步,她練習興趣就更高了。
通過這樣的教學,每個人都有一個基礎層次,同時亦可上升下降,從而起到嚐試多個層次、多次體驗成功的作用,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最終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采用分層教學,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麵向全體學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對技能的掌握,更好地實現體育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運用體育遊戲
1.準備活動運用體育遊戲。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一般性準備活動的要求,選擇一些體育遊戲代替傳統的慢跑,讓學生有興趣地跑;而作為專項準備活動是針對與那些技能學習有關而設置的各肌肉群、關節、韌帶和器官的專項運用,讓係統機能做好充分準備,為此可創編一些動作性質和結構與基本部分的內容大體相同的體育遊戲。如把跑圈改成“螺旋跑”,腹部運動可以說是“水中摸魚”,跳躍運動可以換成“模仿明星投籃”等,感官上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活動欲望,從而使課堂氣氛活躍。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項性準備活動是全麵活動肢體、克服機體惰性、刺激大腦皮質的興奮,為基本技能技術的學習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