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治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索(1 / 2)

政治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索

政史地教學與研究

作者:孫曉川

摘 要: “創新”是時代的主旋律,中小學正全麵推進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為目的的素質教育,這迫切需要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創新思維帶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 政治教學、創新思維、全麵發展

一、激發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現代政治教學更凸顯人性化,因此,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樂意接納學生,真心賞識學生,激起每一個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為其創新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後,這種心理就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隻有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培養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學習這門課的目的和意義。在教學中,教師要理直氣壯地向學生說明學習這門課程對學生成才的重要作用,注意滿足和擴展學生多方麵的需要,用良好的方法展現學科知識的魅力。二是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和教學內容的興趣。由於思想政治課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理論性,因此這方麵興趣的培養尤為重要。為此,必須變傳統的灌、注、聽的教學模式為和諧統一的教學模式;努力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教學手段:注重教學設計的多層麵,巧妙運用各種具體的激趣方法,諸如創設情境、巧妙設疑、增舉事例、藝術語言、演講辯論、聯係熱點,甚至把心理調節、體育鍛煉意誌等方法引入課堂,增強心理品質教育的趣味性。抓好以上兩方麵,學生就會對思想政治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樂學的環境中學習,從而為創造力培養打開大門。

二、全麵學習,努力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新時期的政治教師既要具備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精深廣博的業務能力,又要有溫和、友善、寬厚的態度,健康的身心素質及幽默感。

政治課的教學目的不僅在於傳授馬列主義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指導學生的行動,還在於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盡可能運用幽默的語言、恰當的比喻、嚴密的推理、高昂的激情,增強學生的直觀性和感染力。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大膽啟發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有所創,民主平等地與學生交流感情、交換思想,鼓勵學生敢於積極反駁、反問,補充或更正教師的意見。隨著教材知識體係的深化,不失時機地啟發和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大量思維,對學生的偏見加以引導,對學生的錯誤加以糾正,對學生的優點加以表彰,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創新思維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