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幼兒園教學中賞識教育的研究(1 / 2)

幼兒園教學中賞識教育的研究

幼教天地

作者:曹燕華

摘 要: 賞識教育是近年提出和在幼兒教育中倡導的一種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了解和把握幼兒園教學中賞識教育的現狀,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正確、有效的指導下得到賞識,並在不斷獲得賞識的過程中明確學習目的,樹立自信心,勇於探索、創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成為幼兒園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分析幼兒園教學賞識教育中的問題,並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賞識教育 幼兒教育 解決策略

一、引言

長久以來,大多數中國教師都不同程度地受幾千年“戒尺教育”傳統習慣的影響。教育過程中過多地進行懲罰性教育,對幼兒產生嚴重的心理與生理的負麵影響。而在全麵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在上級的一再警告下,體罰和變相體罰現象得到有效的遏止,幼兒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護。但由於一時找不到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目前某些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是批評多於鼓勵,甚至常常用某些刺激性話語引起幼兒的重視。雖然教師是恨鐵不成鋼,但這樣的教育教學方法往往適得其反,不但不能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反而會嚴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針對此,教師感到困惑,於是采取消極、保守的教學態度,得過且過[1]。簡言之,盡管抱有美好的教育教學願望,但因為沒有好的方法而沒有實質性行動。

目前,對於幼兒賞識教育的研究已有不少,且初步形成一套理論體係,但都局限於理論探討,少有關於具體學科教學過程中賞識教育運用方法的研究,因此關於幼兒園教學中賞識教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二、幼兒園教學中賞識教育遇到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工作中,由於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

(一)幼兒教學中賞識的根本目的不明確

賞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工作者的最終目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狹義地講,教師每一次的賞識目的都應該有所區別。而現在某些教師一味推崇作為一種手段的賞識教育,而非作為理念的賞識教育,勢必導致賞識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明確。

(二)教師賞識脫離幼兒的實際情況

賞識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而教師對賞識的認識及運用決定了學校教育能夠有效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所以當賞識教育在實踐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因素不得不被列在首位。

在實際教學中,某些教師往往一味強調“賞識”而忽略這一階段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忽視兒童對賞識的認識,忽視兒童對教師的所謂“賞識”接受與否。[2]這並不是說要將賞識藏著不讓幼兒發現,也不是說否認教師對孩子的誇讚,隻是在利用賞識這樣一種教育方法時要從孩子的心理和認識發展水平出發,想他們所想,給予他們真正能接受並達到教育效果的賞識。

(三)幼兒園教學中賞識方法單一

賞識是一種教育理念,這種理念依靠各種賞識手段發揮最大的作用。賞識教育在方法上既存在質的難題,又存在量的缺失。

幼兒園教學過程中,不乏賞識教育的實踐者,某些一線教師將賞識簡單地等同於機械表揚。賞識方法的機械性是賞識教育隻重“技”不重“道”的表現,一味以“真乖”、“真好”、“真聰明”讚個不停,簡單的重複表揚成為教師的口頭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