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慣養成記
幼教天地
作者:唐曉瀾
摘 要: 教育的關鍵在於培養習慣,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大班幼兒處於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當務之急。在此過程中,注意力、觀察力的培養是首要問題,學習興趣、思考習慣的培養是關鍵環節,傾聽、表達、閱讀、書寫能力的培養是必經過程,而家園的密切配合則是良好的催化劑。
關鍵詞: 大班 幼兒 學習習慣 影響因素
“教育的關鍵在於培養習慣”、“態度決定一切”,在漫漫學習道路上,學習態度決定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決定學習成效。這種學習習慣將影響幼兒一生。雖說到了大班階段,幼兒的學習習慣業已形成,但我們如果及早發現問題,及早采用合理措施加以改進,相信比日後發現再糾正效果要更好。本人在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淺薄的經驗。
一、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觀察力是首要條件
注意力和觀察力是幼兒學習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條件。幼兒首先要集中注意,才有可能學會本領,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集中時間比較長的幼兒學習效率相對較高。而幼兒接受外界事物的一個主要渠道就是觀察,因此敏銳的觀察能力對學習來說至關重要。
小班階段孩子的注意力常常是無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一般為10到15分鍾,教師常常需要準備一些可愛的、鮮豔的教具、圖片等,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並運用誇張的、豐富多彩的語言和肢體動作吸引孩子的興趣。到了中大班,我們就需要逐漸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對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要求提升到25到30分鍾。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體現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得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是否是孩子們真正想學的內容。其次在教學方法上,不可選擇單一的講解演示法,要動靜結合,製造懸念,讓孩子多一些自主操作、思考、討論、體驗的機會。孩子們隻有在有事可做的情況下,才可能注意力高度集中。
幼兒在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進行有效觀察。因此,提高幼兒觀察能力的前提是幼兒注意力集中,同時多媒體的選擇、教具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觀察。在引導幼兒觀察時,不必出現太多不相幹的東西,以至於擾亂孩子的視線,或者幼兒在觀察時,教師不必用太多的語言阻礙幼兒的觀察和思索。
對於大班孩子來說,教師可以進行一定的觀察訓練,引導幼兒在短時間內記住圖片或視頻中的內容,並用語言表述出來,表述得越詳細越好。如教師可以出示一張相對複雜的圖片,在幼兒觀察10秒、20秒之後,迅速關閉,引導幼兒說一說圖片上的內容,並在幼兒說的基礎上進行補充,提高記憶力的同時提高觀察能力。
二、培養幼兒熱愛學習、善於思考的習慣是關鍵
要想學會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興趣、是熱情。有了興趣,才有主動學習的欲望。教中班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班級中的路浩楠認識幾乎所有的漢字,於是我抱起她,讓她念出櫃子上的一連串漢字,其他小朋友都投來羨慕的目光。等到了大班,班級中很多孩子都認識漢字了。
據路浩楠的媽媽說,他自己很喜歡漢字,每次在街上看到招牌上的漢字都會問這是什麼字,媽媽都很耐心地一一教她,後來她買了點讀機,很有興趣地學習漢字。現在她認識幾乎所有漢字了。由此可見,興趣的魔力有多大。
因此,平時我們十分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盡量讓每個教學活動都豐富多彩,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和生動的教具,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給幼兒多一些自主操作、學習的機會,在操作中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將自己的發現大膽說出來,並勇於說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