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徽因:因為可愛才美麗(3 / 3)

過幾天徽因告訴他:她把梁思成的話告訴了金嶽霖。金嶽霖道:“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當退出。”

——林沫《梁思成、林徽因和我》

這件事情並未使三人的關係因此生隙,金嶽霖依舊隨意出入梁家。有時候,林徽因與梁思成吵架,還要請金嶽霖來做和事佬,隻有他哲學家的思維能使兩人服氣。在之後的日子裏,無論是在北京,還是流亡他鄉,金嶽霖始終是林徽因最知心的朋友。在梁從誡和梁再冰的記憶中,這個高個子的叔叔一直很親近,就像是家裏的一分子。在林徽因、梁思成和金嶽霖之間,如此的融洽歡好,這可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唯美的三角戀。

曾經有人說,愛情都是自私的很多人為了得到自己心愛的人,都會一往無前,哪怕傷害他人。可是,這句話對於金嶽霖來說是不適用的。他選擇了愛,卻沒有選擇一往無前,而是恰到好處、適可而止。他把自己那份真愛,深深地包裹在內心,卻沒有從此變得冷酷無情。相反,他一如既往,用自己的一生,愛著、欣賞著那位佳人。就像他苦心開導一位因失戀要自殺的學生說的那樣,戀愛的幸福與否,應從戀愛的全過程來看,而不應僅僅從戀愛的結局來衡量。金嶽霖做到了,他的退出,他對林徽因的深沉眷念,成就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婚姻的幸福,也成就了這段千古佳話。

靈魂伉儷

徐誌摩之於林徽因是烈火,雖然照亮了她的整個少女時期,給予她詩情,也將她灼傷;金嶽霖之於林徽因,則是水,靜水深流,宛如他的性格,將那愛埋得很深,不著痕跡地、朋友一般地陪伴在左右。

而梁思成之愛林徽因則是另一番景象:逃難時,為了方便她治病,他學會了輸液、打針,不厭其煩地把那些器皿用蒸鍋消毒,然後分置各處,一絲不苟。在濕冷的李莊,為了讓她暖和一點兒,他經常親自侍弄火爐,生怕別人不小心弄熄了火。他想盡法子勸她多吃,親自準備食物,甚至,她吃之前,他總要親自嚐嚐鹹淡。她病中肝火旺,脾氣變得暴躁,時常責罵、訓詰,他都微笑以對。甚至,肺病是傳染的,但林徽因強烈的自尊心忌諱別人議論她的病,更忌諱家人和她分餐,她覺得那是一種嫌棄,他便和家人與她同桌進餐,雖然暗暗做了預防,但他還是傳染上了肺結核。林徽因是幸福的,她其實嫁了一個暖男。很多人都說,幸福就是找個暖男嫁了,但真正選擇的時候往往多了很多顧慮,但林徽因卻為自己的心嫁了,梁思成對她,稱得上是暖男。

林徽因對於梁思成愛的付出,同樣投之木桃,報以瓊瑤。在昆明時,通貨膨脹早已讓這對曾經的金童玉女變成了貧賤夫妻,為了應付高價的房租,林徽因不得不外出教書來維持生計。她一個星期來往四次,走將近十公裏的路,去雲南大學教六點鍾的英文補習,一個月所得不過四十元法幣的報酬。顛沛流離之中,他測量古建築的皮尺不知所蹤,皮尺是測量時的必需品,他愁眉不展,沉默不語,林徽因便瞞著他,毫不猶豫地在黑市花二十三元的高價另買了一條送他。“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家準備南渡逃亡,那正是她最需要治療的時候。臨走前幾天,她去醫院檢查,被醫生嚴重警告,絕對不可以中斷治療。可是,逃亡關係著全家人的安危,林徽因便說:“警告白警告,我的壽命是由天的了。”走的那天,林徽因是病著的,但她沒有說,硬撐著開始流亡。在昆明,林徽因發燒至四十度,昏倒在大街上;從昆明到李莊,他沒有隨行,她一路操著更多的心,在破卡車上顛簸了三個星期,她徹底病倒,臥床六年。抗戰勝利後,美國著名胸外科醫生裏奧埃婁塞爾博士給林徽因做了病理檢查,結論是兩肺和一個腎感染,存活期約為五年。在林徽因去世後,清華的許多老朋友,比如張奚若、金嶽霖、錢偉長、錢端升、沈從文等等,紛紛責怪梁思成,說是他的選擇造成了她的早逝。他們怪他,在沒有能力保持她健康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事業,讓她失去診療和休養的機會;他們還怪他,家事生活都沒有處理好,愛國心和事業心卻那麼強,又死板有餘變通不足,這個“舍生取義”的書呆子,“義”沒取到,她的“生”卻被舍棄了。而林徽因,從來沒有埋怨過他。

所以,梁思成才會坦然地說:“我們都沒有後悔,那個時候我們急急忙忙地向前走,很少回顧。今天我仍然沒有後悔,隻是有時想起徽因所受的折磨,心痛得難受。”林徽因始終是他最好的伴侶,從1930年到1945年,她和他共同走了中國十五個省、二百多個縣,考察測繪了二百多處古建築物,河北趙州橋、山西應縣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等,通過他們得到了世界的認識,從此被保護。那時的考察絕不像現在的自駕遊,艱苦而辛苦,兩人的朋友回憶:“梁公總是身先士卒,吃苦耐勞,什麼地方有危險,他總是自己先上去。這種勇敢精神已經感人至深,更可貴的是林先生,看上去那麼弱不禁風的女子,但是爬梁上柱,凡是男子能爬上去的地方,她就準能上得去。”

在人生中,林徽因付出了遠超尋常女子的努力與勤奮,這正是林徽因的可愛之外,外柔而內剛。她內心自有一份篤定,埋首於古物,投身於事業,留下一世傳奇任憑世人紛說。

1955年4月1日6時20分,林徽因永遠地停止了呼吸,平靜、安詳、冰冷,沒有一言一語留下。

林徽因啟示錄:

女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林徽因的美麗到了被世人驚豔的完美無缺,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她之所以能達到如此境界,我以為,是由於她的可愛,她是如此精心地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可愛的女人。

美貌是外在的,是與生俱來的。

可愛卻是內在的,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就在於她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停留在與生俱來的美貌上。

這一點其實很重要。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美貌的女人,因為尖酸刻薄,讓大家對其敬而遠之。真正讓人欣賞甚至迷戀的,是那種如林徽因式的可愛美女。

林徽因一直是熱點,欣賞林徽因者,奉她為指路明燈,恨不能把自己按進林徽因模式裏,複刻一份林徽因式的愛情事業雙豐收的燦爛人生。反對林徽因者,鄙夷她說虛偽作秀,花蝴蝶一般穿梭在男人堆裏,靠緋聞、花邊和半吊子的才情博得美女兼才女的虛名。當然,不必說,這是女人們對林徽因的態度。而男人們則幾乎無一例外地,把林徽因當做解語花,爭先恐後擠進她的“太太客廳”,他們都是那個年代最出色的男子,從胡適、徐誌摩、沈從文,到蕭乾、金嶽霖、李健吾、朱光潛等等,能把這樣一批優質而成功的異性聚攏身邊,聽她侃侃而談,至少說明,林徽因自有其獨到的人格魅力。

女人,永遠要記得——你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