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對話情人 2(1 / 3)

我住這房子,要不是有“陶”的陪伴,死氣沉沉,就像活在民國時期。為了翁紅,也為了自己,我需要一個更好的住所。我心裏癢癢的,似乎不把錢拿出去,錢會插翅飛走。

我告訴翁紅:“我想在北京買一套房,以後你來北京可以住得好一點,也可以作為投資。物價每年都在漲,銀行的利息又不多,這幾年的房地產市場一直很旺,錢放在銀行越來越縮水。”

翁紅說,可以啊,在北京買一套房也挺有意思。前年你在深圳買那套二手房,現在增值11萬了,現在我把它出租,每月掙了500多元,哪天需要錢的時候,就把它賣了。也許是天要助你,你放在我這裏的10萬元,我正好把卡帶來了,你拿回去用。

我說,我身上還有一些錢,不夠你再添,剩下的放在你身上,以備急用。

翁紅問,你覺得買哪的房好呢?買你們公司自己的房有沒有打多點折扣?

我說,我們早年在四環內開發的兩個小區,早就沒房了,兩棟寫字樓也都賣完了,新開發的小區還沒建好,先買一套二手房也行。在沒有大資本的時候,買二手房也許更保險,二手房雖然升值的空間沒有新房大,但跌價的空間也相對較小。

翁紅說,買房方麵你比我懂,你想買在哪裏,你說了算。有空教教我,說不定沒事的時候,我在深圳也可以搗鼓搗鼓房產。

翁紅能讀懂我,在房地產企業混這麼多年,如何投資二手房,我還是有自己的見解。這次來北京,我必須表現一次給翁紅看看,也證明自己的能力。

被人表揚,多少會有點興奮,我向翁紅分析如何淘二手房。

雖然想買房的人,都有一點經濟基礎,但付了首期後,需要花錢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契約稅、交易稅、合同印花稅,還有裝修費和家具費等等,五花八門,如果手頭隻有15萬左右,隻能把首期控製在10萬以內。對普通工薪族來說,最好從二手房入手,同樣麵積和檔次的商品房,新房與二手房,每平米一般相差2000元左右。所以,在第一次買房的時候,可以按“先有房再選房”的思路進行操作比較科學。這樣不但能減輕還款壓力,還能為將來的各種費用和投資作好準備。

比如,深圳關外的二手房,比較適合第一次置業人士。布吉的二手房價格,與同類檔次的新房相比,平均每平方米便宜1800元,而且都是裝相好的,使用年限與新房差不了幾年。而新房基本都是毛坯房,還需要付出一大筆裝修費。

還有一點經常被大家忽視:二手房一交定金,絕大多數能馬上搬進去住,新房多數剛封頂,一般都要等半年以上才能入夥。即便你買的是現樓,入夥後還要設計、裝修,裝修後還要放幾個月透透風,等“安全期”到了,才能入住,這樣,前後浪費了近一年的時間。這一年,可以節約多少錢啊?

還有個問題大家可能沒注意考慮:樓盤所在的地皮是從哪一年算起的?不要以為新房的使用年限就比二手房的使用年限長。有的新房的使用年限反而比二手房短。以布吉康達爾花園為例,這個樓盤是1999年開發的,是1998年批地的,現在該樓盤的二手房使用年限還有60多年,而布吉有一些新房由於批地早,建房晚,使用年限還不到60年(市內也有一些這樣的樓盤)。這樣一算,買二手房自住,還真經濟實用。

買房的關鍵是買交通。特別是對上班族而言。當然,如果有免費的車接送,那是另當別論了。交通不方便的地方,給上班帶很大不便,影響時間,必然影響事業。如果作為投資,相對增值空間教小。

所以李嘉誠說,買房的關鍵是,第一看地段,第二還是看地段,第三還是看地段。這“地段”的含義,除了地理位置外,就是交通條件。

另外,凡是在立交橋旁邊的樓盤,表麵看起來車流很多,似乎交通方便,但千萬不可買。因為立交橋旁邊除了噪音大,其實交通是很不方便的,通常都要繞幾道灣,穿過一兩個涵洞,才能達到公交車停靠站。

我告訴翁紅,總的來說,一句話:買房能否增值,才是硬道理。買房的觀念必須改變,房子不是單獨用來住的,是用來保值和增值的。我們的父輩,很多人在一套房裏住一輩子,他們一般沒有考慮保值和增值的問題。但現在時代不同,你不考慮,肯定經濟上就會吃大虧。

那麼,我們講點實在的吧,什麼樣的房子才會升值呢?我的經驗是:第一看發展商,第二看樓盤情況,第三看管理。

信譽好的發展商,房子一般能成為品牌,除非特殊情況,一般都能增值。反之,則比較危險。一些沒有實力的發展商開發的樓盤,成為爛尾樓或近似爛尾樓,偷工減料,承諾不兌現,廣告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等等,必然會使該樓盤的房價下跌。

看樓盤情況,除了看地理位置、規模,還要看居住的人群素質。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早期政府開發的一些福利房,因為年久失修,而且因更新換代的原因,絕大部分業主已經搬遷,房屋大都出租,這樣的社區肯定沒有原業主自住的社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