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埋頭,才能出頭。”種子如不經過在堅硬的泥土中掙紮奮鬥的過程,它將止於一粒幹癟的種子,而永遠不能發芽滋長成一株大樹。
許多有抱負的人忽略了積少才可以成多的道理,一心隻想一鳴驚人,而不去做埋頭耕耘的工作。等到忽然有一天,他看見比自己年輕的,比自己天資差的,都已經有了可觀的收獲,他才驚覺在自己這片園地上還是一無所有。這時他才明白,不是上天沒有給他機遇,而是他一心隻等待豐收,可是忘了播種。
因此,單是對自己那無法實現的願望焦急慨歎是沒有用的。要想達到目的,必須從頭開始。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正如爬山,你隻要低著頭,認真耐心地去攀登,等你付出相當的辛勞努力之後,登高下望,你才可以看見你已經克服了多少困難,走過來多少險路。這樣一次次的小成功,慢慢累積,才會變成大的更接近理想目標的成功。
最終的目標絕不是轉眼之間便可以達到的,在未付出辛勞艱苦的代價之前,空望著那遙遠的目標著急是沒有用的。唯有從基本做起,按部就班地朝著目標行進,才會慢慢地接近它、達到它。
不錯,每個人都希望幸運能降臨到自己頭上,但是幸運是建立在勤奮的基礎之上的。不肯從第一步做起,妄圖一步登天,結果隻能是任歲月蹉跎,一事無成。
有時候,並不是我們對自己食言,而是我們缺乏成功所要求我們付出的相應的毅力和持之以恒。其實很多時候,成年人和小孩子是一樣的。成年人也喜歡玩樂,喜歡遊戲,喜歡拖延,或許比小孩子更缺乏自製力。當我們需要麵對我們為成功而設的計劃時,當我們需要開始付出具體的行動時,痛苦就來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你準備出國讀MBA,這是你的近期目標,你的遠期目標是當你拿到學位時,你要在國際大都市的跨國公司裏謀得一個職位,然後從那個起點上進行新的人生奮鬥,成為一個全方位的高級國際管理人才。這個目標無疑是美好的,但你得為實現這個目標開始付出努力。首先,你得準備TOEFL、GRE、GMAT的考試。當你需要坐在桌前,麵對英文資料時,你就會覺得辛苦。那種每天每夜需要付出的實際努力,才是對你的真正考驗。大量的記憶、重複枯燥的學習會令你很快就覺得厭倦。電影、書籍、娛樂、美食在時時向你發出誘惑。
這時,如果沒有足夠的毅力,你很容易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向這些誘惑投降。
唯有埋頭苦幹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施展才華,實現抱負。因為他們不驕傲,不強勢,不甘於現有的成績,這樣的人能不斷地接近目標。
低調,是做人的最佳姿態
低調做人,是一種姿態、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謀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態。
欲成大事者必須先放低姿態,低調做人,進而為人們所悅納、所讚賞、所欽佩,這是一個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堅固,才能繁枝茂葉,碩果累累;倘若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經風雨。低調做人就是在社會上鞏固立世根基的絕好姿態。學會低調做人,就是要不喧鬧、不矯柔、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
萊特兄弟在1903年造出了飛機並飛行成功後,名聲大噪。一次,有一位記者好不容易找到了兄弟倆人,要給他們拍照,弟弟奧維爾·萊特謝絕了記者的請求,他說:“為什麼要那麼多人知道我倆的相貌呢?”
當記者要求哥哥威爾勃·萊特發表講話時,威爾勃回答道:“先生,你可知道,鸚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不能飛得很高很高。”
萊特兄弟倆視榮譽如糞土,不寫自傳,不接待新聞記者,更不喜歡拋頭露麵顯示自己。有一次,奧維爾從口袋裏取手帕時,帶出來一條紅絲帶,他的姐姐見了問他是什麼東西,他毫不在意地說:“哦,我忘記告訴你了,這是法國政府今天下午發給我的榮譽獎章。”
萊特兄弟二人的姿態,就是一種低調做人的哲學透鏡。它反射出一種樸素的平和,並在出世與入世的平衡中,向我們提供了低調做人的啟示。
低調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一切。達到此種境界,為人便能善始善終。既可以讓人在卑微時安貧樂道、豁達大度,也可以讓人在顯赫時持盈若虧、不驕不狂。
地低成海,低調積蓄能量
海納百川,成汪洋之勢,是因為它地勢最低。如果你想登上成功的頂峰,你就必須學會低調。這既是我們對自己的理智審視,也是我們麵對別人時的溫和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