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極不情願將自己的太子位拱手讓給弟弟曹植的,他想全力以赴,一爭高低,但又明白自己論才華根本不是弟弟的對手,勝出的可能性很小,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但經過貼身謀士的指點,他領悟到了“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人生智慧,既然爭不過不如不爭,舍棄那些窮於謀劃的小計謀,做好孝子應該做的事情,不矯揉造作,父王自然會做出公平的決斷。最後,曹丕果然以不爭的處世態度贏得了父王的心。

在我們如今這個充滿物欲的社會裏,名利之爭、權位之爭也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有的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恨不得將對手置於死地而後快,結果這些欲望如同一個巨大的旋渦,將工於心計的人們卷入了痛苦深淵,把自己搞得傷痕累累,有的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此一來,爭不如不爭。

所謂的“不爭”不是讓你放棄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是通過不爭的方式達到勝出的目的,這才是競爭中最有涵養的一種境界。

有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富裕人家的老爺子養了一大堆老婆,生下了一大堆兒子,年老體邁的他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於是想在兒子中間找一位自己的接班人來統管整個大家族。把這個權力交給誰呢?他見到自己的兒子為了爭得這份權力,相互廝殺,拚得你死我活,隻有最小的兒子沒有參與這場爭奪戰,隻是在一邊默默地為老爺子做事獻孝心,老爺子最後決定將權力交給了這個最讓他放心的小兒子。這就是舍棄智者勝天下的道理。

7知止方能謀劃長遠

【原文】

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歇而謀遠者逆。

【譯文】

智慧不夠卻謀劃大事的人隻能失敗,智計不知停止卻謀求長遠的人很難如願。

【釋義】

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企業的發展,不僅要考慮到眼前利益,而且還應考慮到長遠利益,謀求長遠發展。但是在現實中,人們往往隻顧眼前,尤其是好大喜功者不停地謀劃當下利益,麵對眼前的各種誘惑毫無節製,甚至采取竭澤而漁的方式來實現眼前利益的最大化,結果導致一路輝煌過後,迅速走上了下坡路。這是目光短淺隻知不停謀劃,智計不知停止帶來的後果。

【事典】

盛大網絡總裁陳天橋先生在參加某電視訪談節目時,有觀眾對他提問說:目前盛大取得如此快的發展速度後所麵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陳天橋隻說了兩個字:誘惑。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抵禦住誘惑,不做比做要難多了。”

的確如此,“人生而有欲,欲多則心散,心散則誌衰,誌衰則思不達”,這句古訓似乎正點明了中國許多企業家在誘惑麵前難以知止,最後盛極而衰的生命軌跡。

企業所麵臨的種種“誘惑”是與“成長”相伴而生的,這兩個關鍵詞始終如影隨形,揮之不去。這是因為企業跟人一樣,是富有生命的個體,有生命就會有欲望,贏利這一與生俱來的欲望一方麵推動著企業的快速成長,促使企業這一生命體不斷發展壯大,另一方麵欲望也催生了種種誘惑,它卻是企業成長的寄生蟲,不斷幹擾著企業的成長進程,促使企業這一生命體在躁動中備受煎熬。

誘惑對企業的成長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誘惑對企業生命體的危害不是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的,它往往會披著漂亮的外衣來迷惑人們的雙眼,讓人將其誤以為稍縱即逝、非常難得的機會,對其死纏爛打、窮追不舍。這些美麗的誘惑包括高利潤、高增長、高速度、規模化、國際化、多元化等等,它們都會給企業家展現出一幅幅驚心動魄的美好前景,令人神往激動、豪情萬丈,欲罷不能。

由欲望催生出來的“成長”和“誘惑”這對孿生姊妹始終如影隨形地伴隨在每個企業家的身邊,要在兩者之間做出合理的抉擇,不僅僅是對一個人能力的考驗,而且更是對一個人智慧的考驗。

回憶列數那些在快速變革的經濟環境中陷入布滿鮮花的誘惑陷阱而難逃死劫的企業,其中不乏一些叫得響的大牌企業,也不乏處於排頭兵位置的商業巨頭。有統計數字顯示,10年前的《財富》500強中,將近40%的企業已經銷聲匿跡;30年前的《財富》500強中,約有60%的企業已被收購或破產。它們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一方麵向世人證明了其領導層在指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中富有的智慧,另一方麵也暴露出了他們在麵對種種誘惑時卻又缺乏“知止”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