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無盡處,命有盡時。生命的有限和利益的無限,促使越來越多的逐利者開始思考和反省二者的關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悲劇之所以不斷重演,主要是因為人們沒有站在生命的高度來看待利益,沒用哲人的眼光來審視人生的價值。人生下來就是趨利的,追財富和物質上的享受,是每一個正常人都會有的心理指向,但是如果偏離了正常軌道,勢必會使自己喪失理智,最終走向沉淪!

19富貴如霜刀,切勿貪戀過熾

【原文】

惑人者無逾利也。

【譯文】

迷惑人的東西沒有超過利益的了。

【釋義】

在講究物質生活品質的市場經濟大潮中,人們對個人利益的追求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有的人遇到有利可圖的事,就削尖腦袋往裏鑽,能貪一點便宜則貪一點便宜。在有錢的富貴人周圍,天天都有趨炎附勢的人聚集一堂,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不停地謀劃。然而當人們皆以富貴為榮卻不知止時,富貴就會變成一把鋒利的霜刀,在不知不覺中使你性命難保。

【事典】

下麵這則哲理性故事或許會帶給我們一些這方麵的思考: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常年以狩獵為生,不僅岸邊的海豹與海裏的群魚是他們的食物來源,就是遊走於浮冰之上、強悍無比的北極熊也照樣會成為他們桌上的美味大餐。他們是怎樣捕獲北極熊的呢?

因紐特人在長期狩獵中發現,北極熊有一個很大的嗜好,那就是它們不僅喜歡食肉,更喜歡舔食動物的鮮血。據此因紐特人想出了一個奇特的辦法:先找來一把兩開刃的鋒刀,然後在上麵塗上一層厚厚的動物鮮血,由於北極氣溫很低,厚厚的動物血很快便包裹住了裏麵的刀鋒,看上去就像是一個令北極熊垂涎欲滴的大血團。接下來,因紐特人把這個大血團放在北極熊經常出沒的地方,然後自己隱藏在不顯眼的地方靜靜地等待。

不久就會有如饑似渴的北極熊尋著味一路跑來,當它發現地上那塊豐盛無比的大血團時,就像人類當初發現新大陸一樣變得興奮無比。當它靜靜地觀察周圍,發現除了美味的血塊再沒有其他危險之物的時候,便大快朵頤地舔食起來……

大血團在熊舌的翻卷舔食下一層層地逐漸融化,北極熊越發欲罷不能,完全沉浸在了美味的享受之中,完全沒有意識到後來它舔食的卻是從它自己體內流出來的鮮血,麻木的神經使它更無法感受到舌頭被裏麵鋒利的刀刃割破的痛楚。直到最後,北極熊完全是在瘋狂地舔食自己的鮮血,過度失血的北極熊在醉生夢死的貪婪享受中猝然倒在冰地上……

生活在俗世上,沒有人會對眼前利益視而不見,毫無興致,但是如果過度追求,被利益衝昏了頭腦,就會走向反麵。文中子告誡人們說“惑人者無逾利也”,意思是說沒有什麼比利益更能迷惑人了,利益過大不是件好事,反而是種傷害。

忽視了這一古訓,無休止地追求利益,在利益麵前胡作非為,亂了手腳,到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甚至會遭致殺身之禍。

秦代著名政治家李斯曾經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成就了統一天下的霸業,為秦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汗馬功勞,但是他又是一個貪戀富貴之人。

隨著自己權位的步步高升,他把自己的兒女安排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兒子娶的是皇家公主,女兒嫁的是皇宮貴子,可以說是富貴至極,文武百官無人能與之媲美,對其稱頌讚譽者自然不乏其人。

身為丞相的李斯對秦朝的命運走向有著重要的影響。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出巡途中,秦始皇幼子胡亥密謀篡改詔書,想自立為太子。為了取得丞相李斯的同意,胡亥和趙高對其進行利誘,最後李斯招架不住,隻好支持這一陰謀,就這樣胡亥取得了皇位。

貪戀富貴的李斯也由此為自己的慘局埋下了苦果。胡亥篡得皇位後,趙高升任郎中,開始了鏟除李斯的計劃,三套兩套就將其引入圈套之中,最後,以謀反罪將其腰斬,株連三族。

李斯的一生都是在拚盡全身力氣追名逐利,但最終卻死在了追名逐利的途中,司馬遷在《李斯列傳》中對他痛斥說:“持爵祿之重,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謫立庶。”

【事典啟悟】

當我們為已有的利益或追求而陶醉時,往往會忘記美夢後麵藏有的刀刃,忘記思索我們是否是在用支撐自己生命的鮮血來滿足眼前的癡狂,在利益麵前迷失自己,最終隻會倒在自己的血泊中。

20懂得辭讓方能成就美名

【原文】

眾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

【譯文】

追求私利的人很多而真正富有的人卻很少,賢明的人出讓自己的功勞,但他的名望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釋義】

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功利是人生大妄之一,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見到功利,就會奮不顧身地撲上去,絕不容別人分享。毫無疑問,這是自己總拿“第一名”的功利心在作怪。這種功利心是要不得的,“有難先由己當,有利先讓人享”,才能減少禍患,加福添壽。

【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