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還是一位在艱辛的歲月中保持豁達開朗、詼諧幽默,凡事都想得開的政治領袖,不管遇到多麼不幸的事,在他臉上絕對找不出“憂愁”的一絲表情。他曾經說:“如果糾纏於過去與現在,我們將失去未來。”正是這種從容淡定的人生態度使得他在異常緊張的歲月中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狀態,承受住了巨大的劣性刺激。

【事典啟悟】

有許多人為了國家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健康,這種獻身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但是違背了養生的規律,個人健康受到損害,就無法為國家創造更大的利益,對國家來說,也是無形的損失。隻有遵循養生規律,不違背規律、超越規律,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為國家創造更大的利益。

23眾人都看見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

【原文】

眾見其利者,非利也。

【譯文】

大家都認為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

【釋義】

曆史上曾經發生過無數次不同利益團體之間為爭奪一塊“肥肉”,互不相讓、角逐廝殺的事件,結果卻弄得兩敗俱傷:利益既得者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往往是得不償失;沒能得到利益的,更是損失慘重。這種爭奪利益的心理,對自身是一種傷害,還容易被別有用心者所利用,以“肥肉”作為誘餌隔岸觀鬥,坐收漁翁之利。頭腦清醒者應懂得克製自己,因為別人都能看得到的利益,自己還要去爭取,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事典】

杜瑛是我國元代時期的一位大教育家,飽讀詩書,對天下得失分析得頭頭是道,身邊的人都勸他憑自己的才華謀個一官半職,以享榮華富貴。但是,杜瑛對仕途一點不感興趣,而是選擇了做一名默默無聞的教書先生,把自己的所學無私地傳授給學生。

當時相州(現在的河南安陽市)有一個叫粘合圭的人在聽說杜瑛的大名後,特意建造了一座豪華的宅第,請他到家中當孩子的私人教師。就這樣,杜瑛舉家由河北霸縣搬遷到了相州。

粘合圭對杜瑛的到來很是殷勤,關切地對他說:“這些年來先生四處遊走教學,身無居所,日子過得很是清貧,從現在開始您就住在這個宅第裏好了,我還會分給您部分良田,您可以一邊教書,一邊種地,好好享受人生清福了。”

杜瑛這時才意識到粘合圭是當地有權有勢的富貴人家,曾經做過中書這樣的大官,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但是,杜瑛並沒有接受粘合圭的好意,鄭重地推辭說:“無功不能受祿,我不能隨便要別人的田地和住宅,還是過清貧的日子心裏比較舒坦。”無論粘合圭如何勸說,杜瑛堅決辭而不受,隻是答應暫時租住在此。

有一天,杜瑛閑暇之時正在房屋內休息,有一位懂風水的先生路過他租住的房宅,神秘地告訴杜瑛說:“你所住的房子下麵埋藏著大量的黃金白銀,一定會讓你一輩子都享用不盡。”

杜瑛聽後,一點都沒動心,隻是神情平淡地說:“我一向安貧樂道,從來不想將那些不義之財占為己有,即使有萬兩黃金,在我看來也會如同糞土一樣!”

風水先生見此,也就沒趣地離開了。

杜瑛的家人聽說住宅下埋有大量金銀財寶的喜事後,就勸說杜瑛道:“不妨挖開看看,如果是真的,那真是老天爺在救濟我們!”

“不行!”杜瑛堅決不同意這樣做,“即便真的埋藏有金銀,那也是他人的財物,我們不應該隨便動別人的東西,我教書掙來的薪水雖然不多,但是維持基本的家庭開支還是夠用的,我們不能為了生活享受,於做人的基本原則都不顧。”

家人也就不再說什麼了,從此再也沒有動過開挖房下財產的心思,而是一心一意地靠著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幾年後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把租借來的房子還給了粘合圭。

【事典啟悟】

安貧樂道的杜瑛對唾手可得的利益無動於衷,對他人給予的好處辭而不受,仍然過著清貧的日子,並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逐漸過上了富有的日子,堅守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高尚情操。與那些爭名奪利,爭得頭破血流的好利者相比,這種淡泊名利的做法確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