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中秋節《上》(2 / 3)

6. 撐紅傘:迎親的當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攙扶中娘家門,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為“開枝散葉”,並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7.出門是指新娘離開娘家的意思。當到達吉時的時候,女須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轎;據說新娘雙腳著地的話就會帶來惡運。

在出門的時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這是因為嫂字有著掃帚星的掃字的諧音,是故人們相信嫂嫂於出門時相送會帶來不吉利。

8.拜堂」,又稱為「拜天地」,是婚禮中一個很重要的儀式。有趣的是,「拜堂」是不屬於古代「三書六禮」之中的禮儀的。

「拜堂」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經過「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為男家的一員

9. 鬧洞房:早時規定,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老人們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並能為新人驅邪避訊,婚後如意吉祥。

10. 過門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門,拜見翁姑及男家其他長輩。

傳說翁姑不可以在大廳直接看見新人進門,因為這樣會相沖。所以當女方步入男家後,翁姑會由房間出來大廳會見新人。

然後新郎新娘會先拜天地,後拜祖先。新人會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會說一些祝福語,並送首飾及禮物給新娘。新娘收到飾物後需即時戴上,以示謝意。然後,新人會向其他長輩及親戚奉茶。

11. 三朝回門,即歸寧,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新抱由丈夫的陪同下,帶備燒豬及禮品回娘家祭祖,然後再隨丈夫回到夫家;相傳在先秦時已有這樣的習俗。

12. 歸寧,就是回娘高向父母報平安的意思。在古時,交通沒有現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離娘家後遠的話,所謂出嫁從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沒有機會再回到娘家了。

但是鑒於張玲和訴求結婚的特殊性,再加上今天酒樓的開業,劉老漢已經決定把婚嫁之中所有複雜的過程都盡量減少,給大家吃飯的時間才是最為重要的。所以今天的婚嫁過程就單單的選擇了一個拜堂、鬧洞房等極少數的過程。現在所宣布的婚禮開始也就是拜堂了。拜堂的過程在這些過程之中相對來說是比較有趣的,但是時間也是最短的,拜堂的過程中隻見劉老漢和李塵坐在高堂的位置上,聽著主婚人大聲的三聲大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的聲音這個短短的婚禮過程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是請來賓吃喝玩樂了。三樓的飯菜已經重新的擺好了兩桌。徐大人和各位老爺重新回位繼續談天說地,坐而論道,佛生他們也開始在錢塘縣視察一些事物,畢竟諾大的錢塘說沒有青幫的分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今天不僅是中秋節,也是青幫在錢塘縣開始嚐試小範圍實驗變革的重要一天,佛生被派來指揮這場變革,所以今天的佛生無疑會是這些人之中最忙的一個。而李塵、張玲、劉老漢,三人就徹底的忙了起來,為了使絕大多數的客人都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飯菜,他們三人一起在廚房之中忙碌。但是客人走了一撥又是一撥,李塵他們也隻得坐了一次又一次,誰讓這是酒樓的第一天開業呢?為了給以後攢下足夠的人氣,李塵三人可是拚了命的做飯,一直到了下午酉時一刻,實在是累的動不了了,他們才宣布今天的免費飯菜到此結束,如果有需要明天再來,慌慌忙忙的結束了一天的忙碌了,也許是李塵的身體太小,也許是今天真的太忙碌了,反正現在的李塵是累的不能動了,在有間酒樓隨便找個地方便睡了下來。

乾隆四十七年的中秋節看似一個平常的日子,但是卻讓全錢塘縣的百姓都記住了,在錢塘縣城新開了家‘有間酒樓’,酒樓裏的飯菜花樣繁多,而且美味可口,而且物美價廉,有間酒樓提供的酒更是有著一股香醇之氣,據悉這酒竟然產自錢塘縣的一個十歲神童之手,而且這有間酒樓也是這個年僅十歲的神童在後台運作,這也更顯得這家酒樓不同尋常之處。甚至有些人並不是為了這家酒樓美味可口的飯菜,而是為了見一眼這個年僅十歲的錢塘縣神童。這短短的一下午隨著來有間酒樓的人數的增多,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萬,有間酒樓的聲名自己開始在錢塘縣越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