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葬中秋《下》(1 / 3)

“嗯?不知道公子約我們到這裏有什麼事情嗎?”包老板好奇的問道,在他看來他們所作的絲紡織和李塵的風格完全不是在一個層麵上的,就算李塵自身的本事在牛,也不可能對他們絲紡織這些他們自認為的高端的產業有什麼想法與作為。

“嗬嗬,請包老板和何老板還有其他的紡織業的老板來,其實是想請各位來這裏看一樣東西。”

“哦?什麼東西?”包不同問道,但是李塵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張老板?麻煩你替我陪著這幾位老板先喝酒玩樂,我帶他們去去就來。”

“好的,李公子你就放心吧!我自會好好陪各位老板的。”

“如此的話,請各位老板跟我移駕後院。”李塵起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帶著他們一行六人出了包間的門。

“哦?李公子到底想我們看些什麼?”何老三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疑惑的問道。

“各位老板,前幾日我在西方傳教士的教堂裏法現了一個類似於紡織機卻又不是紡織機的東西,所以還請幾位老板前來確認一下。”

“哦?不知機器在哪裏呢?”包不同心裏嚇了一跳,剛才還想著李塵不會有這些高端的東西呢?可是李塵真的弄來了一台似是非是的東西出來,他心裏還在想這個李塵難道是神派來的?要不怎麼會要什麼有什麼?

“就在後院的一間倉庫裏,我們馬上就到。”眾人跟著李塵來到後院的一間破屋子裏,推開門便見諾大的屋子裏邊空空當當的中間隻擺了一架小小的機械,那個器械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有個手搖的輪圈,要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英國人他們第一眼就能認出來這就是那個叫做哈格裏夫斯英國男子在妻子珍妮的鼓勵下製作的名為‘珍妮紡紗機’的機械。自從‘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英國進入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工業革命的到來使英國發生的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到了資產階級的時代。

這台珍妮機是李塵讓老黑尋找西方傳教士的時候,老黑在一個破爛的教堂裏邊意外發現的,老黑發現這台器械的時候十分的搞不明白這是一個什麼東西,而且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但是在一次意外的機遇下老黑和李塵提及這件事情,李塵一聽到這是在西方的傳教士教堂裏發現的,於是對這件東西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第二天就隨著老黑去了那間教堂,這一見不要緊,李塵看到這台器械的時候第一想法就是這莫非就是英國的‘珍妮紡紗機’。於是李塵邊讓老黑找人把這台機械運到了沈府,放在鴻臚閣裏邊,沒事的時候就和小晴一起摸索,但是半個月過去了,這台器械的真正用法卻始終沒有找到。本來李塵打算等到真正的明白了這台‘珍妮’的真實用法的時候在邀請包不同他們過來,但是這次由於災民的到來李塵提前改變了這種想法,於是下午的時候便派人去沈府把這台器械運了過來,想要以此來吸引包不同這些紡紗用戶的興趣,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台器械?”

“嗯?王老板?怎麼了?”王老板名王才是這群年紀裏邊最大的一位,早年的王才曾在地方各地遊覽,眼界要比在坐的所有人都高出了不少。

“我好想以前見過這樣一台器械,當時我的年紀還小,隻記得用這台器械的是一個外國的女人,她好像用來紡紗用的。運用這台器械紡紗的速度好像比我們現在的紡紗速度不知道高了多少倍。”王才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這台珍妮機的紡紗速度特別的快而是說清朝的時候我們的紡紗速度太慢了,中國最早期的紡紗工具十分簡單,隻包括一個紡錘和一根卷線棒。使紡錘像陀螺那樣旋轉,就可以把鬆散的纖維撚緊成紗,然後纏繞在卷線棒上。這種原始的工具經印度人改良後製成了紡車,以機械替代手工旋轉紡錘,但還是隻能紡出一根紗,在唐朝的時候才開始傳入道中國。

“哦?可是這樣一台器械我們都不知道怎麼用啊?”包不同好奇的問道。

“嗯,我可以試試。”

“好,那就看王老板的了。”

“嗯,成不成還是一會事情呢?當初我也就是見過一次,後來從事這個行業與當初見到了這台器械紡紗效率也有一定的關係,後來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製的這樣一台器械,並且多方尋找始終沒有找到,沒想到今天… …今天竟然被李公子找到了。”王才一邊來到珍妮機的旁邊一邊圍繞著珍妮機仔細觀察想要從中找到兒時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