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江南《上》(2 / 2)

比起青幫來說,錢塘沈府到時安靜了不少,但是沈府現在受到李塵的好處也不少,單單是李塵發現的那幾處茶園便給沈府帶來了不少的利益收入,沈府的一切在少了李塵以後又回複到了往日的平靜,毫不誇張的說,最近一年進入到沈府的人已近不知道在一年前,那個錢塘縣的神奇少年,給沈府帶來的不平靜,使其一下子完全占領錢塘縣民眾的業餘話題。說起這個錢塘縣對於李塵的印象仿佛也開始模糊了許多,那個天才的少年仿佛已經消失在這個時間,要不是錢塘縣永昌坊大大的沈府在哪裏佇立著恐怕許多人都難以相信,錢塘縣還出了這樣一個傳奇少年,把整個錢塘縣推上了風口浪尖使得浙江的總督巡撫,甚至是當今聖上也下旨褒獎。

乾隆四十八年

五月二十四日,年過古稀的乾隆帝從京城動身,開始第四次巡幸盛京。喀喇沁郡王喇特納錫第等在葉博受村廣慧寺行宮迎駕,於行宮東門外設大氈廬,侍皇上宴畢,閱捉馬諸技。科爾沁親王恭格喇布坦、巴林郡王巴圖等在五裏屯大營迎駕,於行宮西門設大氈廬,侍皇上宴畢,也閱捉馬諸技。乾隆帝分別給以賞賜。他還下諭獎晉效勞王公台吉說:喀喇沁郡王喇特納錫第、巴林郡王巴圖、敖漢公桑濟紮勒,在禦前行走多年,此次隨朕前來盛京,均各實心奮勉,朕甚眷愛。喇特納錫第、巴圖均加恩賞給親王職銜,桑濟紮勒晉封固山貝子。二十九日,他到達承德避暑山莊,八月十六日離開山莊,九月十七到達盛京,十月十七日回到宮內,曆時近四個月。這次東遊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懷柔蒙古。

十月十九日,乾隆帝命輯《古今儲貳金鑒》。他說:曆覽前代建儲之弊,及我朝家法相承,於立儲一事不可行,已明降諭旨,宣示中外。至史冊所載,因建立儲貳釀成事端的,不可枚舉。應當勒成一書,以昭殷鑒。於是,乾隆帝命皇子等同軍機大臣,及尚書房總師傅等,將曆代冊立太子事跡,有關鑒戒者,采輯成書,陸續進呈,以皇孫等師傅謄錄,書成後即名《古今儲貳金鑒》。

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帝諭示國史館,用《貳臣傳》例,編纂《逆臣傳》。他說:修國史是為了彰善癉惡,信今傳後。前代諸史,皆由後世史官編纂,勝朝事跡,曆年久遠,煙沒失傳,以致網羅散佚,采及稗官,褒譏好惡,任意軒輊,率無定評,不如及早衰集,免致聞見失真,傳疑襲誤,他還說:國史體例與曆代史不同,館臣纂輯,應據事直書,不用分別各門。比如忠烈廉孝,以及奸臣宦官,曆代皆附入列傳,我朝並無此等事。隻有《貳臣傳》一門,前經降旨,另編甲乙,是我朝開創所有。這是扶植綱常,為世道人心之計,自應另立專門,以存直道。至於叛逆諸臣,如吳三桂等,也應明正罪狀,另立一門,以昭斧鉞之嚴。於是,乾隆帝命國史館官員,利用實錄以及軍機處檔案,將乾隆四十年以前的滿漢臣工、宗室王公、蒙古王公中的叛逆者,編為《逆臣傳》,陸續進呈,欽定成書頒行,並寫入四庫全書,垂為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