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縈繞在李塵心中的疑慮終於算是消除了,為何乾隆五十八年之間從來沒有接受過英使來訪的,而這一次卻破天荒的接受了馬嘎爾尼的來訪,其中的翻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啊!
這也怨不得馬嘎爾尼一行為何會如此的激動,看來這完全是兩廣總督郭世勳在做的手腳啊?若是乾隆知曉了這一情況那接過會如何呢?
“事到如今,勳爵大人準備是按貢使的禮儀覲見我皇陛下呢?還是用你們西方的禮儀覲見我乾隆陛下?”李塵現在雖然心裏如何的罵郭世勳都已於事無補,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當下這個難題了。
“李大人既然如此博學多才,相比也知道若是我以貢使的身份麵見乾隆皇帝的話?那我回國以後所麵對的處境相比李大人也想象的到,所以若是大清若是堅持讓我以貢使的身份覲見乾隆皇帝,那麼我為了自保,寧願不去為爾乾隆皇帝祝壽。”
李塵暗自注意到馬嘎爾尼說話期間,其眉宇間凝聚出的‘川’相比這馬嘎爾尼定是不肯以貢使身份覲見乾隆皇帝了。
“李大人作為皇帝大人的女婿,想必一定能在乾隆陛下的麵前說上話了?馬嘎爾尼以私人的身份可否請求李大人把我大英國王陛下的願意原意轉達給我尊敬的乾隆陛下呢?”
馬嘎爾尼在來大清以前早已仔細的想過了麵見乾隆陛下的各種細節,可是唯獨沒有想到這大清的官員竟然會如此的期滿皇帝,這讓馬嘎爾尼感到不可思議,然而作為一個成熟的外交家,馬嘎爾尼麵對事情的解決能力遠非他人可以想象的,馬嘎爾尼用私人的方式請求李塵,已經是對馬嘎爾尼心態最好的證明。這樣做的話隻能說明他馬嘎爾尼欠下李塵一個人情,若是用大英大國的身份,那麼就代表大英帝國整個國家都欠了李塵這樣一個人情。馬嘎爾尼的考慮不可謂不深。
“我自然樂意為使者大人效勞,然而使者可否考慮過我朝廷從一開始就把使者大人當作貢使來接待。英國使團登陸之後, 全部費用都由我乾隆皇帝負擔。這不僅出於慷慨, 而且是曆來接待貢使”的規矩。在朝廷這種心態之下,即使乾隆皇帝明白了使者的來意,然而內心深處的想法已經不可能改變了。而且我乾隆陛下已經曉諭大清子民,若是突然更改使者的來意?那麼我大清子民有該如何看待我乾隆皇帝?群毆乾隆皇帝又該如何麵對我大清子民?使者可否考慮過?”
“那依李大人之見呢?”馬嘎爾尼好奇的問道。
“在我看來讓我皇明白使者的真正來意,自是當務之急,然而為了使者圓滿完成自己的使命,使者也要照顧到我大清的臉麵,我乾隆陛下的臉麵。”李塵堅定道。
“那李大人準備讓我怎麼做呢?”馬嘎爾尼問道。
“既然如此,那麼為了我大清於貴國的利益,我也請求馬嘎爾尼大人一件事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