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 / 2)

第二天色微亮,易雲麵東盤坐,雙手掐訣覆在肚臍上,雙目微閉含光內視,此身法也;摒除雜念默誦《太上老君清靜經》,此心法也;呼吸之間吐故納新,身意合一複歸無為,此息法也。三法合一是為道家吐納訣,此法需紫日東升時修煉,吸取一點先天紫氣,吐納之間使呼吸歸根保住先天元氣,氣足則百病不生鞏固生命之本,如此才可言上層修煉,乃是修道築基妙法。此法是易雲在一本古籍中發現,後經多位大家指正修改而成,到如今已經寒暑不斷的練了十年,雖然沒有練出什麼百病不生寒暑不懼,但也身輕體健精神飽滿。行功約兩小時後慢慢起身,打了幾式太極拳活動周身血脈,一靜一動之間暗含太極至理,整日裏盤腿一坐一動不動可修不成大道。

修煉完畢的易雲隻覺渾身舒泰一掃昨日疲勞也不覺得餓,回身正欲繼續前進才發現距昨日睡覺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洞口,想是昨晚天黑疲倦沒有注意。洞口左右有兩團白雲形似太極,可不就是自己辛苦尋找的地方嗎。

洞口高約兩米寬一米可供一人隨意出入,易雲懷著忐忑的心情走到洞口,借著日光才發現此洞不大,洞深約六七米高三四米寬五六米,進得洞片刻適應了光線才看清內中陳設。對著洞口的石壁上有個長寬一米左右的太極圖,卻不是道家修煉者經常掛的三清聖像或者道子;太極圖前有個石製的蒲團,想是主人打坐用的;右手邊有個石床,左手邊有個不大的石渠一股山泉自石壁流入,最終又流回一處裂縫中消失,想來主人日常用水都是來自此處了。

易雲修道小成三五日不吃飯也不曾有事,水不喝可受不了,從昨日到今天已有大半天沒喝水,如今看到水比找到此處古跡更加高興,略嚐幾滴水沒有麻澀之感想是無毒,這才一番痛飲。喝足之後來到太極圖前打了個道稽,說道:“前輩大能,小道有緣得入貴府不見仙蹤,想必您已舉霞飛升,洞內些許俗物也不在意不如送與小道吧?您不說話可是答應了?真的啊?嗬嗬如此多謝仙翁了。”他也不管人家到底是羽化了還是飛升了,反正不管哪種情況真見了主人也好交代,如今要拿人東西了直接叫上仙翁了,您都成仙了道了就別和我個後輩計較了。

絮叨完又打了個道稽才去洞中尋探,洞內不知多久沒人居住也不見灰塵,想來是此地潮濕不易生塵,除了一個懸掛的太極圖一個蒲團一張石床之外還真沒發現其他的,易雲怕有家喜歡的密室機關什麼的,把每一寸石壁都敲了個遍,又把蒲團左右旋轉上下擠壓,結果一無所獲,最後失望的坐在是床上發呆,愣愣的看著洞內還有什麼地方沒有檢查遺漏,最終把目光定在那個懸掛的太極圖上。

太極圖離地一人多高,易雲略微一拽就輕飄飄的落下,觸手輕軟溫熱十分的舒服,仔細打量片刻也沒看出是什麼材質,不像是布質因為沒有經緯線,到像是混然天成,又觀察片刻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地方很是失望的歎道:“唉!又不是寫哪有那麼多的巧合奇遇。”

說完就要下山,卻突然發現太極圖緩緩飄起,其中陰陽魚不斷旋轉最後變成一道黑白光芒直奔自己而來。易雲修道不假但也是在人力所及的範圍內,如今麵對這超自然力也是駭然不已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黑白光芒卷進消失不見。

無盡混沌虛空。雖然易雲被太極圖所發黑白光芒罩住,但混沌中的罡煞之氣仍不斷的侵蝕著他的身體,易雲也說不出現在什麼感覺,似痛非痛、似醒非醒、似遠似近、似夢似幻,不時有玄之又玄的畫麵信息擠進腦海。時而是混沌中演化大道,時而是古樸巨人開天辟地,時而是天地初生,最後是無數仙魔大戰致使天地破碎有複歸混沌之兆,這時一個看不清麵目的道人揮手間將破碎的天地分成四十九個巨大的球體,毎七個一組成北鬥七星狀共七組,這七組又成一個北鬥七星圍繞在一座雲霧中,隨即天地穩固眾仙魔消失不見,那道人又隨手將剩餘的小碎片融合成一個蔚藍的星球扔向遠方後隱入虛空。

易雲正看得迷迷糊糊時突然被太極圖卷向一個光球,看位置正是天樞星,隨即是無盡的紫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