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易雲上前與那幾個俠客搭話想要打探一些消息。那六人見了易雲也不回禮,一人嬉笑道:“怎麼,這位道長還要前去斬妖除魔不成?以在下淺薄見識,念經打坐是道長的本事我們兄弟萬萬不及,可要真有什麼爭鬥——嗬嗬”說完一笑閉口不言。旁邊幾人聽了也是嬉笑不以為意。
易雲也不著惱,所謂小知不及大知是也,修道之人這一點容人之量他還是有的。易雲與他們結交不過想要探聽些消息見眾人冷淡就微微一笑,說道:“眾位壯士,貧道三人也欲出城近聞山匪橫行傷人害命恐有不殆,剛才聽幾位言語竟要護人出城不知我等可否同行?”
為首之人聽了道:“實不相瞞,我們兄弟六人還有幾位江湖同道是要護送商旅出城,怎奈無力之人太多我們恐怕照應不過來,要是安全無事還好辦,可要有了爭鬥如何護持周全?”
易雲聽了暗想雖然此人無禮但也算赤誠,就笑道:“卻是無妨,貧道乃是出家之人身無銀錢又無重寶在手,那山匪見了我隻怕還不肯搶呢。再者就算真有匪兵襲擾貧道三人也學過幾式拳法自保有餘。”
為首之人聽了歎道:“山匪可不管你是不是出家人啊,你既然執意出城我也不能攔你。明日卯時城門集合,待到眾人集合完畢開城門就走,你要同行早去準備吧!”
易雲道謝回到座位,笑與萱兒和孤鬼道:“看了嗎,我等修士不著人待見呢。我還以為天下人人重道呢,就是不知這幾位明日的手段如何了!”
萱兒還在那眯著眼睛想事情聽了道:“知道什麼,他們自恃武力看不起咱們這些虛無縹緲的修真,等明天再教他們見見本姑娘的手段。哼!”孤鬼是年長家中遭了變故才出海學道,對於世態了解多過易雲和萱兒,也不以為意隻道:“這也平常,我早年也有菲薄佛道之言行,不過無知罷了犯不上動氣。”
易雲微笑道:“道友所言是極!萱兒,咱們可犯不上置氣,你的蠱毒尚未化解動不得法力神通,明日真有不測還是一旁觀看的好。”萱兒聽了早就不耐煩道:“知道了,還不是你沒本事保護好我,現在才磨嘰煩死了。我都想好計策了,孤鬼你去正麵吸引敵人打鬥,易雲你隱在暗處觀察看看有什麼古怪之處隨時支援。我呢,嘿嘿,就隱在人群中拿我的寶貝葫蘆放劍氣傷人。怎麼樣?我的主意可好?”說完一臉的得意。
孤鬼聽了點頭道:“我們鬼修平常傷害不打緊,由我去合適。”易雲聽了也知道擰不過萱兒,就點頭道:“行,但是咱們還要再商量幾個計劃應對變數才是。真要是妖精作亂怎麼辦,是山匪作亂怎麼辦,要是其他修士冒充的又該怎麼辦。”
三人又在那商量片刻才罷,其實就是萱兒在那下令,孤鬼聽著,易雲一旁唯唯諾諾。易雲之前與小二打聽知道這聚華城中客棧人滿沒有空房,隻在戶熱心人家借住一晚不提。
三人至次日卯時收拾妥當才來到城門,這裏已經聚集百人各自紮堆吵嚷,守城的兵丁隻好在一旁維持秩序不許閑人靠近城門,昨日見的幾個豪俠正與幾個富商打扮的人在一起商量事情,旁邊還有十幾個遊俠打扮的青年手持刀劍張望。三人就在一旁等候也沒人理會他們,就聽有相熟的人聚在一起猜測出城之後會有何情形,有人因這些俠客保護很是放心,也有些人卻擔心是妖魔作亂但是為了生計不得不冒險出城,也有些家中急事必須往返的,世間百態隻在這方寸之地演繹。
易雲三人聽了自有一番感歎不表,這時一個麵貌清臒的三旬男子來到易雲身前拱手問道:“不知道長到往何處?怎麼也要冒險出城?見三位氣度不凡隱有出塵風采想必也是中原人士了?”
易雲見這人氣度不俗答話道:“貧道清易子,來自宋國堯光山,因遊曆天下至此。不知閣下有何見教?”
那人笑道:“怎麼敢當見教,一人獨處無事爾。在下王正,來自中原趙國,隻因不合時宜得罪權貴避禍他鄉,聽聞南疆風光秀麗打算終老於此。我自雙十年華開始趕路至今已經十多年,還不曾走了一半的路途,我看道長年紀不過二十就能遠行至此,來曆必是高深,莫不是璿璣洞的高人?”
易雲想不到他有這番見地問道:“正是。你到有好眼力。我有一故人也是趙國之人,我與他如今二十多年不曾見過,也不知道他過的如何了。”卻是想起自己的道童清竹心下唏噓。王正知道修真之人無歲月並不認為易雲在說大話。
當下易雲把萱兒和孤鬼介紹給王正,他們三人颯然飄逸,王正博學多聞見識廣博,四人也聊得來,說說笑笑就到了卯時三刻。守城將領下令開門放行,眾人熙熙攘攘的蜂擁出去,他四人卻被擠到一旁相視而笑,隻在最後才出城。易雲的藍翎不便示人,三人與王正隻是徒步跟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