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易雲隨同師長回到久別二十五載的璿璣洞,極塵子惱易雲狂傲馬上責令他去後山“三醒洞”內思過暫且不表。
單說兩儀門和無量寺曆來共同進退抵製來自玄天道的壓力,這次兩家同去蠻荒深處探查沒有撿到便宜,反被易雲當著眾多門派一陣奚落丟盡顏麵,眾人回山後少不得要添油加醋的報告門派知道,還說如果不對易雲加以懲治的話必為天下修士恥笑。兩儀門門主陰羽真人和無量寺主持慧了禪師為了安撫門中激憤弟子,更因殺劫開始有心拿易雲說事立威,就雙方約定散仙盟一同算計璿璣洞。
兩儀門以“陰陽金木水火土”為名號,第一字就是自己修煉功法的特性,後一個字才是道號。由金光道人帶領一百個低級弟子前去璿璣洞周圍鬧騰,另外還有二十個金丹期的修士,一個元嬰期修士照應,免得被璿璣洞修為高深者擒拿。
無量寺是佛門,以“慧智覺了本圓悟普廣清淨真如素”為排輩順序,淨慧回去有所心得正在閉關,因此一百個小輩弟子就由本來不得誌的真一和尚為首,又出動十五個金丹期修士,一個元嬰期長老也為照應。
他們還鼓動依附兩儀門的馭獸宗、劍盟、五行門、雪山劍派和依附無量寺的心念齋、秘法教等共計兩千餘修士。這些小門派樂得有大門派支持去璿璣洞打打秋風,因此比兩儀門和無量寺弟子還要賣力。兩儀門和無量寺還挑唆周圍小國進攻大宋,大門大派不願落人口實就令琅華帶領幾百個低級弟子在軍中效力,打的大宋節節敗退欲使璿璣洞分身乏力不能顧個周全。
剩下的修士分成數十隊人去璿璣洞門下道觀鬧事,他們雖然鬧事卻不敢直接攻擊璿璣洞也不傷人命,璿璣洞弟子數量極少,可除去易雲不是金丹期修為剩下的人都在他之上。他們門派中更有世人所知的五個合體期修為長老,不要以為五個合體期修為人數少,天下第一的玄天道數萬弟子才出來六個合體期的長老而已。故此誰也不敢把璿璣洞往生死邊緣逼迫,免得惹出那些不出世的老家夥。
玄淵子身為掌教如何不知道兩儀門和無量寺背後的算計,因為人手不夠他也隻能約束弟子就在堯光山周圍巡視。璿璣洞弟子雖然心性好可不代表著脾氣也好,就算脾氣好可也不能無端受這種欺壓啊,玄字輩和極字輩兩代人畢竟年長還壓得住火氣。唯有清字輩和渺字輩的弟子,他們巡查親眼所見原本世外桃源般的宋國,被周遭這些小國攻擊後一片破敗屍橫遍野,哪裏還忍得住紛紛找玄淵子要求下山助陣。
直到後因敵方有修士參與,把宋國弄的烽煙四起軍隊不堪抵禦,宋國皇帝無奈隻得向璿璣洞求救。玄淵子這才派遣極字輩清字輩渺字輩總共一百人下山,整個璿璣洞除去有事不在的人,再除了玄字輩的弟子沒有出動,山上愣是沒閑人了。這一百人修為手段都遠遠在那些散修之上,就是兩儀門和無量寺也不敢正麵招惹他們,見硬的不行就停手罷兵紛紛叫囂懲勾結妖族的易雲。
一處敞亮舒適的洞穴內,易雲正在按照《璿璣秘錄》的行功路線修煉,混混沌沌中參悟虛空中得到的大道信息,把這些與自己出山經曆種種一一對比,想從中感悟天人至理。如此修煉了一月有餘。這日參悟完大道信息,才拿起一卷《悟真篇》品味就感有破空聲傳來,當下起身來至洞口,他不得命令不能出去就在洞口迎人。
才站好就見極塵子一臉怒氣趕來,易雲也知道自己闖禍陪笑道:“無上天尊,徒兒見過師父,是誰把您老人家氣成這樣?可要徒弟幫您出氣。”極塵子原本對外麵叫嚷懲治易雲的修士無法,暗罵易雲不懂事正有火氣呢,掃了他一眼,見他頭戴九霄冠,身穿灰色八卦道袍,雖然在陪著笑臉可麵色恬淡氣質出塵就把氣去了八分,又想易雲是殺劫主角要是窩窩囊囊庸庸碌碌那成何體統?這才不禁把剩下的一絲怒氣掉到天邊,找個蒲團坐下才道:“沒什麼了。你這些日子修煉可有什麼疑難要我解答?”
易雲難得見極塵子要給自己教導,忙笑道:“怎麼能沒有呢?弟子在這思過月餘感慨頗多。”說完一歎又道:“弟子自想也是個平和良善之人,為什麼這一出去就像變了個人似地,就是連朋友都交不到反惹一堆仇人,師父,您當初下山可也是這樣?”
極塵子還當什麼事呢,一聽原來是這個把胡子都氣的翹起來怒道:“你就問這個?”易雲見師父不知何故發怒,忙躬身道:“正是,弟子修煉玄門正宗,在外行事更不敢有違師門教導,可怎麼鬧成了今天這步田地?徒兒心中毎毎想起不能平靜,想請師父解答,卻不知因何惹惱師父,徒兒有錯請師父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