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沒有風,也可以吹散烏雲(4)(1 / 3)

現在,譚妙靈買了一輛客車,專門用來免費接送團隊客戶,短短兩年時間裏,她的資產已經達到200多萬元,成了湘潭市有名的女創業家。對於未來,譚妙靈微笑著說,她打算把“情趣農莊”打造成一個集休閑、娛樂、度假、觀光為一體的品牌經濟,並計劃在株洲和長沙設立連鎖分莊。

租個小島建蛋屋

2005年,周純從湖南理工職院畢業後,進入深圳一家建築公司做文員,三年後,她跳槽到一家著名外資公司做銷售,月薪四千元,老總向她承諾,隻要好好幹,就會提拔她做部門主管,到時,月收入就能上八千元。有了老總這句話,周純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每天早出晚歸,忙的時候幹脆以辦公室為家,就是這樣的工作強度,周純卻沒少挨批評,因為壓力過大,她的頭發開始一把把地脫落。

一天,周純聽同學說,有一個老鄉戴海飛在益陽造了個蛋屋,準備運到北京去。周純也是學建築出身,聽到這個消息後,她不禁靈機一動,這不就是自己苦苦尋覓的機會嗎?她把自己的創意說給張軍聽,兩人一拍即合。可是在地貴如金的深圳市,到哪裏去找一塊可以置放蛋屋的地方呢?

一周後,兩人參加深圳島嶼自助遊活動,到達大辣甲島後,周純驚奇地發現島上有三個沙灘,還有度假村及水上遊樂設施,不僅可以在海水中嬉戲潛遊,而且還可以在沙灘上揚鞭策馬,由於開發的時間較長,島上的休閑、遊樂項目是最成熟的。

在離大辣甲島僅兩百米的地方還有一個小島,占地五畝,兩島之間有遊船往來。

周純一看樂了,這不就是自己所理想的地方嗎?

經打聽,周純得知這個小島屬於惠州市金馬村管轄,島上目前並無居民居住,是個理想的建造蛋屋的好場所。兩人當即決定,就在這裏建造一個城市白領的精神樂園。

不久後,周純飛到北京,向老鄉戴海飛討教建蛋屋的具體細節,回到深圳後,她著手研製自己的第一個蛋屋。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第一個蛋屋終於造成,並很快運到了大辣甲島。

蛋屋采用鋼架結構,主題材料是竹子,因為用的都是純手工製作,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很多遊客的眼球。多數人是來看稀奇的,也有人為商機而來。楊四海在深圳一家投資公司上班,聽到有人造蛋屋的消息後,連夜趕來,他說,造蛋屋是他多年來的夢想,他還曾經用稻草做過一個,既溫暖又環保,可惜,因為資金問題,沒有繼續下去,他希望能和周純一起談合作的問題,當然前提是這種蛋屋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兩個月後,周純已經製造出了三個蛋屋,她請了兩個服務員來負責打掃衛生等服務工作。10月1日,周純和她的朋友們在深圳火車站搞了一個“回歸自然,綠色低碳”的宣傳活動,此招果然有效,終於有三名年輕人答應前來住宿。第二天一清早,遊客們便抱怨說:“沒水沒電,還不保暖,害我們苦了一夜。”這事傳出後,原本支持她的一些朋友也開始冷嘲熱諷起來,甚至幹脆叫她“蛋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周純立即向楊四海取經,在他的指導下,花了兩天時間,在蛋屋的外圍添加了壓縮的稻草,解決了保溫問題後,周純又蓋了一間公共浴室和一間公共洗手間。

隨著公共設施的完善,來她這裏的遊客也越來越多,三個蛋屋已經供不應求,價格也從最初的十元一個小時,漲到二十元一個小時,但前來預訂的人依然是絡繹不絕。

看到周純的蛋屋得到了顧客的認同,楊四海也履行了他的承諾,投資一百萬又建了二十個蛋屋。

不久後,廣州某雜誌社搞了一次“放飛心靈,綠色低碳”的戶外旅行活動,

終點站就設在蛋屋所在的小島上。當一行二十人來到小島上,這群過慣了都市生活的年輕人一上島就大叫不已:“這簡直是世外桃源啊。”隨後,他們提議,把這裏當成他們雜誌社永久的活動基地。

到年底,周純的二十三個蛋屋已經滿足不了顧客的要求,經與楊四海商量,又建了十個蛋屋。這十個蛋屋都是由壓縮稻草製成,非常保溫,而且為了改善環境,周純給每個蛋屋都配了一台筆記本電腦。

2011年開始,周純的蛋屋已經轉虧為盈。有一次,一個年租的客人找到周純說,在這裏住久了,也會感到無聊,能不能提供一些釣魚、種地等之類的活動,這樣不但豐富了生活,又增添了度假的樂趣。周純立即投資了十萬元,在島上移植了五十株桃樹,又挖出了兩畝地,把購買來的花、菜種子,撒在田間地頭,還挖了口小魚塘,在裏麵放了一千尾魚。這樣,以後到海島上休閑的客人們,就能真正享受到快樂生活的樂趣了。

為保證給入住蛋屋的人有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周純擬了十條《告蛋屋居民書》,內容涉及環保、安全和禮儀等。

為了豐富顧客的“夜生活”,周純還建了五個巨大的蛋屋,每個可以容納五十人,裏麵設有桌球、咖啡室、電影院、麻將館、超市等。一對前來蜜月度假的夫妻說:“來這裏度假,什麼都有,賽似人間天堂,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