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請你好好笑(7)(1 / 2)

八歲時,他爬到高高的樹枝上去摘棗子,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左腿骨折了。那真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啊,疼得他把自己的嘴唇都咬破了;但他,卻連一滴眼淚也沒流。

十八歲時,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三個小痞子敲詐,他不理,他們便一擁而上拳腳相加,打得他鼻青臉腫;而他,同樣沒有哭,隻是在他們走後,默默地收拾起散落一地的書籍。

二十八歲時,他初涉商海,卻因不諳水性而賠個精光,沉重的債務山一樣壓在了他的心上,他的頭上因此有了白發;可他,仍然沒有哭……是啊,多年的磨煉,早已使他忘了流淚的感覺了。

三十六歲時,他遭遇了人生的重創,他愛如生命的妻子,突遭車禍而去世,留下他和七歲的女兒。妻子的突然離世,似乎把他的心髒活生生地撕下一大塊,疼得他時時都想流淚。可他,卻悲哀地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到一個可以流淚的地方了。家嗎?怎麼能行呢?自從妻子去世後,年邁的嶽父母就搬了過來,幫他照顧孩子,若是見他流淚,嶽父母還不得老淚縱橫?辦公室?好像也不行。作為公司老總,他擁有著獨立的辦公室,可下屬得時時進來彙報工作,若是讓人看到他暗自飲泣,還不是給人家平添談資嗎?至於常去的咖啡館,更不行啊。一個大男人,邊喝咖啡邊掉淚,還不知引得多少人側目呢……

日複一日,他努力壓抑著,不讓淚水奪眶而出;而他心裏的痛楚,卻因此更深了。

偶然的一天,女兒的學校發了一張電影票,女兒纏著他,讓他星期天帶她去看電影;而在平時,都是妻子帶著女兒去的。

星期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不想去,可女兒卻一定要看。於是,他帶上女兒,出發了。這是他自大學畢業後,第一次走進影院。

也許是因為天氣不好吧,偌大的電影院裏,觀眾寥寥無幾,女兒和他隨意選了個座位坐了下來。望著那些空蕩蕩的座位,他不禁心中一動。

電影開始了,女兒很快就被精彩的情節吸引住,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而他,悄悄地和女兒打個招呼,坐到了離女兒幾排遠的一個座位上。

黑暗中,他閉上眼睛,任自己沉浸在對妻子的刻骨思念中。漸漸地,無限的悲傷漫上來,他的淚水湧出了眼眶;他放任著自己,讓淚水無遮無擋地奔湧而出……在電影院裏,在一個黑暗的角落裏,一個男人,肆意地流著淚水……

終於,影片快要結束了,他擦幹眼淚,深深地吸了幾口氣,將臉上的表情調整到平時的樣子。待到電影結束,他微笑著,拉起女兒的小手,帶她回家。他的心裏,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與平靜。

也就是從那時起,年近不惑的他,愛上了電影院。每當悲傷襲來時,他便不再壓抑自己,而是悄悄地買張電影票,然後,坐在影院黑暗的角落裏,默默流淚……

本來隻是一顆不幸的黑痣,竟然因為或許僅僅是不經意的一句預言,轉瞬間便被附著一股神奇的魔力,人間的不幸,也成了向上登攀的台階,並由此讓卑微的小女孩有了輝煌的一生走向。

本是一顆不幸的黑痣

文/崔修建

1823年,在英國南部城市威爾士的一個小城鎮,一戶窮困潦倒的農家,一個瘦小的女嬰呱呱墜地。她不合時宜的降臨,在愁眉不展的父母看來,隻是讓本已窮困的家中又多了一張吃飯的嘴。更讓父母苦惱的是,女孩兩歲那年,左臉上突然生出一顆指甲大的黑痣,讓她那張本來就不大好看的臉,變得更醜陋了。

來自親人和周圍歧視的目光,讓從小自卑感便很重的女孩變得更加抑鬱了,她常常久久地望著遠方發呆。父母更加不喜歡她了,隻讓她念了四年書,便讓她去一家農場做工。女孩默默地聽從了父母的安排,每天除了拚命地幹活,一有空閑,她就躲到一個角落裏,癡迷地讀著能夠找到的各種書,似乎隻有沉沒在書籍的海洋中,她才可以忘卻生活中那無邊的煩惱。如果不是因為那突如其來的預言,她十有八九會像許多貧苦農家孩子一樣,默默無聞地走過淒苦的一生。

女孩命運的改變是她13歲那年的春天。一位牛津大學的、當時赫赫有名的哲學家,偶然在農場草垛旁看到了正在全神貫注讀書的女孩,他不容置疑地對身旁的人說:“哎呀,這個小女孩雙目有神,心智非凡,將來肯定是這個小鎮上最有出息的人,她臉上的那顆黑痣,其實是一顆幸運星。”

“真的是那樣的嗎?”哲學家的預言像一塊巨石,砸在了女孩父母和眾人平靜的心海上,他們不約而同地打量起平時誰都不願意多瞧幾眼的女孩。

許多事情就從那時突然變得奇怪起來——醜醜的女孩雖然沒有一下子美麗多少,但卻可愛了許多,眾人紛紛搜尋了許多的旁證,來附和哲學家的判斷,以證明女孩的確與眾不同。眾中一致的讚賞的評語,深深地鼓舞了女孩的父母,他們像撿到了金子一樣興奮起來,女孩臉上的那個討厭的去不掉的黑痣,在父母的眼裏也陡然成了一種智慧的象征。接下來,一連串的幸運降臨到女孩的頭上——本鎮最好的學校主動免費邀請她入學,一位大農場主主動登門認她為幹女兒,為她提供了最好的學習條件,並幫助她們一家走出了貧困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