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目前的修為處在突破魔境之後的劍魂境界,而從劍魂開始一直到最終的劍界大成為止,一共有唯心,化物,證我,融魂四個小台階。
但這一次第的修行可不像之前的境界,修行道的修士頗多,但能最終可以破色境大成,成就大成真人者已經是相當少了,很多修士終其一生都在這個魔境與色境大成之間徘徊。每精進一步,都極為艱難。
可以這麼說,破魔境以後的修行是修行中的分水嶺,天資超卓的人可以勢如破竹地證入色境進而大成,而資質稍差,或者用功稍有不足,就可能荒廢一生!
劍仙修行特異,破魔境之後便自然而然進入唯心境界,所謂唯心,即是唯心所化之意,這一次第的修行承接上一境界劍意而來。當修行證入劍意之境以後,就可認知並掌握天地之間力量運轉的軌跡和規律,再以法器為靈引,激應天地之威進而展開異乎尋常的大神通。
那麼這一次第再求精進是什麼呢?
不錯,就是這個唯心之境。
這個唯心和唯心主義的唯心有極大的不同,唯心主義是一種哲學流派,而劍魂之境的唯心,則必須建立在可以認知這天地間力量運轉的軌跡之上。無論擁有多麼強大的法力,都脫不開這個天地之間的規律和存在,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和力量,法力再大也不可能實現!
如果僅僅從可以施展法力這個角度上講,對於劍修來說,其實破不破魔境並沒有太大區別,這也是劍修和普通修士所不同的地方。劍修隻要掌握了劍意,就可以借著強大而精純的劍氣展開種種玄妙手段,而普通修士想要自如地施展法力卻非破魔境不可。
度魔境而有靈丹成就,這個靈丹並不是說人的身體裏麵冒出一個原本沒有的丹,而是圓融之意。
一世修行度過魔境,先天元神顯現與後天識神相合,元神元氣抱一不離,再現我中之我,圓融無礙如曆新生。傳統丹道修行到了這個境界,眼前所見猶如換了一個世界,將會看見一個無比熟悉而又異常新奇的一切。
這個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隻有到了這個地步的人才能切身體會,語言很難描述。不過說雖然說不清,但無論所修是什麼法門,都有一個共有的標誌,那就是法力運轉無礙。也就是說到了這個地步,才能自如施展各種道法神通,驅禦法器。傳統修行中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叫做丹成出師,其原因估計也在這裏吧。
有的人可能覺得奇怪,別的修士非得破魔境才能施展各種法力,而劍修卻隻需要擁有劍意的境界即可,那劍仙豈不是老厲害了?
有得必有失,老天爺從來都是公正的。不錯,劍仙修士隻要能體悟到劍意,的確可以展開種種玄妙手段,這不假。但不妨反過來想一想,劍意以劍氣為根基,隻有修成劍氣,這才談得上劍意的修持。
將劍法修至內氣外發,取人首級於百步之外,這是中華傳統武學中的極高深境界,有這種成就的武學之士已經是頂尖級的武林高手,僅僅是這一點,就難倒了無數的人。更何況之後的劍意之境?
天下沒有捷徑可走,想要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這是鐵律,沒人可以超越。先出劍氣而後劍意,相對於傳統丹道修行,從某種意義上講其實是走了一條彎路。武學中有先拳後腿次擒拿,兵器內功二合一的諺語,先修外而後修內,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再選擇精修一路,最後練成諸如劈空掌或者劍氣一類的武功,最後再由武入道,度魔境而有劍魂之境。
要走過這個過程,其難度難以言喻。在這個過程中還有相當特殊的武學障需要勘破,這才能一舉勘破劍意,成為傳說中的劍修。相比這個艱難而充滿荊棘的築基過程,傳統丹道無疑要簡便得多,也正因為如此,劍修才如此難見!
不過簡便有簡便的好處,繁難也有繁難的好處,假如劍仙修行有成,打架鬥法卻是厲害得很,由武入道的修士,真動手鬥法的話,同境界之下一個打兩個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劍意之境再求精進,往上就是度魔境而成就劍魂。劍意之境修證圓滿以後,同時會帶來一種極大的困擾,那就是元神清明異乎尋常,好的壞的,想看到的不想看到的都會被印入元神中。
這種困擾就是魔境之擾的根源,若這修士本身的心理上就有這樣那樣的負擔和缺陷,就會形成種種魔境,也就是俗稱的心魔。
隻有退去了心境中的缺處並且能夠在這種雜擾之中安然自守,才能自如運轉神通法力。這就好比是望遠鏡一樣,通過望遠鏡看到的遠處的風景,可能有著秀美的山川,同時也能看到各種自己不喜歡的風景。
風景好壞,皆是唯心而化轉,自己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別人喜歡的自己未必喜歡,若是自己看到的是別人喜歡的而自己卻是不喜歡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