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辛基(2 / 2)

位於市中心德勒灣畔的芬蘭大廈是一座頗具現代風格的多功能建築,宛如一架巨大的白色鋼琴靜靜地靠在湖邊,湖水中倒映出線條流暢的琴身,好似一幅優美的風景畫。這是世界著名的芬蘭建築大師阿爾托獨具匠心的傑作,被譽為芬蘭現代建築藝術中的一顆明珠。這裏既可以舉行音樂會和國際會議,也可以舉辦展覽會和大型宴會。1975年首次歐安會首腦會議就在這裏舉行。在芬蘭大廈旁,有一座可與之相媲美的姐妹建築——芬蘭國家歌劇院。這座白色現代化建築於1992年底建成,在碧水藍天的襯托下同樣顯示出恬靜明快的藝術魅力。劇院內有大小兩個劇場,大劇場可容納1300多名觀眾,劇場舞台的規模和音響效果在歐洲是第一流的。

數不清的城市雕塑作品在首都的每條街上隨處可見。然而,最使芬蘭人引以為自豪的則屬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紀念碑。這座紀念碑位於海邊西貝柳斯公園青鬆翠柏環抱之中,由600餘根銀白色不鏽鋼管組成,酷似一架巨型管風琴,成為偉大的民族音樂家不朽作品的象征。每當海風吹過,氣流穿過鋼管發出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風鳴聲,仿佛是大自然在無休止地為紀念這位音樂家而演奏的永恒的樂章。建築在岩石之中的地下教堂是赫爾辛基建築中極富有特色的現代建築,也是芬蘭最著名的建築之一,成為最受國內外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

近20年來,為使赫爾辛基始終保持健康美麗的風貌,首都附近建造了現代化的花園式衛星城,森林湖邊修建了數座以運動設施為主的體育公園和供普通人度假用的別墅村。老市區和新住宅區、都市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使赫爾辛基更加充滿朝氣和魅力。

波羅的海以母親般溫柔寬廣的胸懷哺育和滋潤著這個美麗多情的海濱城市,為她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樂趣。夏日,赫爾辛基的年輕人喜歡駕駛快艇飛馳在遼闊的海麵上;也有人撐起風帆在海上遊戈,或悠悠自得地垂釣於船頭;還有人在沙灘或礁石上野餐、日光浴;更多的人則是全家出動到鄉下的別墅去度假,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

夏日傍晚,赫爾辛基市民和前來觀光的外國遊人紛紛來到露天夜市。雖說是夜市,但並沒有燈火輝煌的景象。地處北緯60度的赫爾辛基夏季晝長夜短,仲夏時節日落日出隻相隔兩三個小時,因此夜市上看到的不是燈光,而是一片陽光。男女老少在這裏采購蔬菜、水果和鮮花,遊客們興致勃勃地選購旅遊紀念品。在草莓上市的旺季,花上5馬克就可以買到一公斤又紅又大、鮮嫩可口的草莓,人們邊吃草莓邊逛夜市格外愜意。入夜,露天咖啡館更是高朋滿座,路過這裏的人們總是要喝上一杯咖啡小憩一會兒,要麼與朋友聊天閑談,要麼聽音樂休息放鬆。人們將夏日的赫爾辛基稱為“北方的白夜城”。

赫爾辛基供娛樂和遊覽的島嶼和公園很多。“芬蘭堡”要塞位於赫爾辛基南麵的島嶼上,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製著從芬蘭灣進入赫爾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島上至今保存有過去的城堡、古炮台、兵營和倉庫,並有二次大戰時使用過的潛水艇和大炮博物館。風景優美的“芬蘭堡”要塞現已成為赫爾辛基的旅遊景點之一,輪渡頻繁地來往於該島和南碼頭之間,夏季還有許多旅遊船接送遊客,人們常到這裏遊泳、釣魚和日光浴。

露天博物館位於市區的塞烏拉島上。小島不大,樹木蔥鬱,綠草如茵,美麗的鴿子在人群周圍走來走去,機靈的小鬆鼠毫無戒心地在遊人中蹦來蹦去。島上散落著一座座從全國各地遷來的古老木屋和舊莊園,還有舊風車、舊木船和舊農具供遊人參觀。每年6月的仲夏節,塞烏拉島是赫爾辛基市民舉行歡慶活動的中心。人們在“白夜”裏點燃巨大的篝火,隨著歡快的樂曲翩翩起舞,通宵達旦地狂歡。

赫爾辛基也是一座充滿活力的文化都市。已有350多年曆史的赫爾辛基大學不僅是芬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北歐最大的高等學府。全市擁有各類博物館63座,圖書館56個,市內還有十多座音樂廳、歌劇院和芭蕾舞劇場。赫爾辛基人非常愛好文化藝術,該市的許多藝術團體和院校具有世界一流的表演和教學水平,在國際舞台上享有盛譽。赫爾辛基每年還舉辦各種藝術節和藝術比賽,每五年一次的西貝柳斯小提琴比賽在國際樂壇具有很高的聲望。著名的赫爾辛基交響樂團每年舉辦60場音樂會,聽眾達75000多人次,體現了赫爾辛基人良好的音樂素養。赫爾辛基已被選為“2000年歐洲文化首都”。

90年代,赫爾辛基曾多次接待中國高層領導人和高級代表團。赫爾辛基同北京有著十分友好的關係和交往。赫爾辛基市曾在北京舉辦展覽,北京市的文藝團體也來這裏進行訪問演出。現在赫爾辛基已有30多家中餐館,該市旅遊機構不僅散發中文版旅遊小冊子,旅遊觀覽車上還配有中文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