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1 / 2)

乳製品

“芬蘭的牛奶鮮,黃油軟,奶酪香,乳製品質量相當好。”這是許多第一次來這個國家旅遊的中國朋友在第一頓早餐後得出的結論。無需廣告,餐桌上可口的奶製品足以使這些美食家們在臨走前到市場上購買兩塊黃油和奶酪帶給家人品嚐。

芬蘭的乳製品加工業已有100多年的曆史。這個地處北歐的國家一年中有一半時間被白雪所覆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給農畜業生產帶來許多不便。然而,當地人因地製宜,揚長避短,大利發展被視為農畜業擴展和延伸的乳製品加工業,形成頗具實力的產供銷一體化的農工商經濟聯合體,並以先進的技術優勢和高質量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芬蘭最大的乳製品聯合生產企業瓦利奧公司成立於1905年,是一個具有大規模生產能力的專業化、社會化和集團化的公司,業務範圍包括從奶牛飼養、牛奶收購、奶製品加工,直到產品銷售和出口的全過程。該公司在全國各地擁有33個乳製品加工廠,加工能力占全國牛奶加工總量的77%左右,產品種類多達1400種,年營業額達到81.1億芬蘭馬克(近20億美元)。

瓦利奧公司不僅是大型現代化企業,同時又是歸47家乳製品合作社所有的股份公司。合作社在公司中擁有股份,是公司的股東。而這47家乳製品合作社的股東又是由全國各地25600個牛奶場主組成。因此,擁有近5.7億馬克股份資本的瓦利奧公司實際上是歸全國近80%的牛奶場主所有。這些牛奶生產者既是合作社的社員又是股東,同時也是瓦利奧公司的擁有者和經營者。

公司實行股份製為牛奶生產者積極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分布在芬蘭全國各地的47個乳製品合作社規模不等,最大的擁有5000名股東,最小的隻有幾十名股東。合作社由股東大會選舉出15—23人組成的管理委員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工作。股東大會還要選舉出4—8人組成的董事會,董事長一般都是由牛奶場主擔任。董事會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就經營管理方麵的問題作出決定。但遇到重大原則問題主要還是由股東大會和管理委員會進行表態作出決定。

瓦利奧公司的決策機構也是由股東大會、管理委員會和董事會組成。公司每年召開一次股東大會全體會議,每三年選舉一次管理委員會成員。管理委員會設23名成員,其中21名由牛奶場主擔任,2名是下屬生產部門的代表。在由管理委員會選舉出的董事會中,除了從公司外專門聘請1名高級經營管理人員擔任總經理外,其餘5名成員均由代表牛奶生產者切身利益的牛奶場主擔任。公司在經營方針、資金籌集、利潤分配、項目投資、新產品開發、人事任免等重大問題上均要通過以上決策機構進行研究決定。集中統一、民主科學的管理體製有效地推動了瓦利奧公司的生產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