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玄機的玄機
唐代總是充滿了爭議,而魚玄機無疑就是最具爭議的一個人物。強盛繁華的大唐王朝,詩才輩出,不少女詩人也應運而生。長安女子魚玄機,就是晚唐女詩人中的代表作家,與著名女詩人李冶、薛濤齊名。這位才華橫溢、美貌多情的才女,一生短暫而悲涼,令人無限感慨。“一個會寫詩的賣笑的道姑,最後卷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曆史最終對她竟然用了這樣一句評價,讓人唏噓不已。隻有在王小波的《尋找無雙》裏,還殘留著她的一縷無依的香魂,還有她那綢緞般閃亮、野草一樣茂盛的長發。
從“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到“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魚玄機走過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韶華易逝本已令人感慨,可對魚玄機來說,那逝去的又何止是好時光?從一個不諳世事的青春美少女作家到放蕩豔麗的鹹宜觀女道士,魚玄機經曆了怎樣的劫難和內心的掙紮?魚玄機的命運玄機如何讓她成為一個為人們記住的從唐朝行走了千年的多才薄命奇女子?
自古,才女總是美女的別名,因此便有了所謂的才貌雙全。但她們登冊入史卻並不是因為美貌和才華。曆史常常會記下的那些傳之萬世的美女,僅僅是因為她們反常的行為和不羈的品格。這樣的美女往往被稱作淫婦。
魚玄機生平不見正史,傳記資料散見於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宋代孫光憲《北夢瑣言》等書。其詩作見於《全唐詩》,現存有五十首之多。
才貌皆過人的魚玄機,一生遭遇變幻莫測,命運之手將她摔碎,然後重新組合,讓她變成另外一個人。這另外一個人陌生到了連魚玄機自己可能都不敢相信,但是她接受了,準確地說這是她的選擇。魚玄機最突出的一點是她的不屈服,她的不屈服從正麵來說,讓我們看到了她身上呈現出的豐富性,魚玄機也由此而上升,進而成為史書中絢麗的一頁。而若從負麵來講,我們會看到她人生之悲愴,命運之苦痛,而魚玄機也由此而下降,直至喪失人格,甚至墮落。
魚玄機就是一個在生命未知的變數中既飛升又墮落的女人。
她在靈魂的一麵,提筆寫詩,以遣精神之負;而在肉體的一麵,是與男人大縱其情,以解感官之饑渴。這便構成一道奇觀怪景,她的詩越寫越好,在盛世大唐眾多詩人中不讓須眉,稱雄人前,獨樹一幟;而同時又放蕩招搖,讓人跌破了眼鏡。
魚玄機就這樣成了兩極分化的人,她的詩之高與人之低讓她在兩個極端上分裂了,而且是徹底的分裂,伴隨著她人格的分裂,魚玄機無法再使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與目標,她迷失了。她在寫詩時,一個聖潔的出塵女子,在藝術靈動的美之路上,盡情揮灑著她的才華。等她放下筆,人格便立即傾向了另一個極端,讓她由女詩人變成一個蕩婦。她可以在床上與男人縱欲,而等她從激越的肉體狂歡中平靜下來,再研墨鋪紙,依然能寫下清麗的詩句,於是她就又由蕩婦變成了女詩人。
如此兩極分化,而又在兩個極端中做得如此出色,達到不可思議的矛盾統一,於是魚玄機引起了千古以來的濃烈興趣,也為人們提供了足夠豐富的談資論調。
◆美少女作家
魚玄機(844-871),原名魚幼薇,字慧蘭,唐武宗會昌二年(844年)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市)城郊,那是一戶落拓的士人之家。她的父親飽讀詩書,卻一生功名未成,便轉而把滿腔心血都傾注到獨生女兒魚幼薇身上,對她刻意調教。有史書說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自己一生未取功名,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
小幼薇因此受到了比較係統的教育,自小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五歲便能背誦數百首名詩佳篇,到了七歲,魚幼薇寫出了她的處女作。這是小幼薇長期習讀詩作的一次小成果,而對她父親來說,卻是一次巨大的肯定,肯定他的苦心沒有白費,女兒終於圓了他的願望,開始顯山露水。
十一二歲時,魚幼薇的詩作就已在長安文人中傳誦開來,被人譽為“詩童”,成了備受關注的少女詩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新銳少年作家,而且還是很走紅的美少女作家。皇甫枚所作《三水小牘》就這樣稱讚她:“色既傾國,思乃入神,喜讀書屬文,尤致意於一吟一詠。”
魚幼薇的才華引起了當時名滿京華的大詩人溫庭筠的關注,那一年,魚幼薇十三歲。而大詩人溫庭筠帶給了她更大的聲名,或者說是真正的成名。
那是一個春天,準確地說,是暮春的一個午後,在長安城東南角的一個破舊小院裏,十三歲的少女作家魚幼薇與著名的溫大詩人會麵了。在那個暮春時節,魚玄機還不叫魚玄機,而是叫魚幼薇。這所破舊的小院在平康裏附近。平康裏位於長安的東南角,是當時娼妓雲集之地,因這時小魚的父親已經謝世,魚家母女隻能住在棚戶區,靠著給附近青樓娼家做些針線和漿洗的活兒來勉強維持生活。那一帶是當時長安著名的紅燈區,她們母女倆雖然有不少的活兒可做,掙來的錢能夠解決吃飯問題,但魚幼薇在成長期親眼目睹的這種妓和嫖的縱情聲色場景讓她過早地接受了色情信息,這對她一定有很大的影響。日後,她在並無外界引誘的情況下放縱自己,其實都與這一時期耳濡目染的娼妓生活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