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才能不斷進步。埃德講完這個故事後,說:“我一直沒有忘記這件事,所以我總是設法抽時間去學習,去培訓,我認為知識是成功的資本。有時我甚至會放棄一筆生意,而去趕一節課。”
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
◆文/佚名
前蘇聯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10歲時,染上了猩紅熱,持續幾天的高燒,引起了嚴重的並發症:使他幾乎完全喪失了聽覺,成了半聾。他默默地承受著孩子們的譏笑和無法繼續上學的痛苦。
他的父親是個守林員,整天到處奔走。因此教他讀書寫字的擔子就落到媽媽身上。通過媽媽耐心細致的講解和循循善誘的輔導,他進步得很快。可是當他正在充滿信心地自學時,母親卻患病去世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他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他不明白,生活的道路為什麼這麼難?為什麼這麼多的不幸都落到了他的頭上?他今後該怎麼辦?
父親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要有誌氣,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
是啊!學校不收、孩子們在嘲弄,今後隻有靠自己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客觀世界不斷地向前發展,社會不斷地前進,因此有誌者必須不斷地自強,不斷地更新自己。年幼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從此開始了真正的自學道路。他從小學課本、中學課本一直讀到大學課本,自學了物理、化學、微積分、解析幾何等課程。這樣,一個耳聾的人,一個沒有受過任何教授指導的人,一個從未進過中學和高等學府的人,由於始終如一的勤奮自學、刻苦鑽研,終於使自己成了一個學識淵博的科學家,為火箭技術和星際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
要相信自己
◆文/佚名
一天,12歲的小蒙田同托尼老師在蕨草采石場度過,感受著這個色彩繽紛美麗動人的季節。這時,一個美麗的故事浮現在他的腦海裏,他講給托尼老師聽,托尼老師鼓勵他寫下來,名字叫“霜的國王”。
後來這篇稿子在第一期波金斯學校的通訊刊物上發表。但是巧的是這篇稿子卻同別人的一篇稿子幾乎相同。於是流言四散開來,有人說:“蒙田為了出名,居然剽竊他人的作品。”
蒙田在這種打擊下欲哭無淚,有口難辯。常常晚上做噩夢,意誌變得很消沉。
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要相信自己。隻有相信自己,才能坦然麵對外界的打擊和幹擾,才能無所畏懼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托尼老師撫摸著蒙田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蒙田,你一定要堅強,要記住,是你的就是你的,要相信自己!”
小蒙田含著淚點點頭,他從此知道了生活中不僅有陽光還有暴風雨,一定要變得堅強起來,才能迎接挑戰,戰勝一切。在以後的人生路上,他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後來,蒙田成了享譽世界的文學大師。
王羲之教子
◆文/佚名
“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七八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學習書法。他對父親寫的字非常羨慕,很想有一天能趕上父親。開始時,他的熱情很高,勁頭也很足,可是時間長了,覺得天天同筆墨打交道,有點乏味,再加上一天到晚坐在那裏寫呀寫的,累得腰酸背痛,也實在不好受。於是他想,要是有什麼竅門就好了。一天,他向父親提出了這個問題。王羲之明白兒子的心思,他指著院子裏的十八口大水缸,鄭重地對兒子說:“寫字的秘訣,我全留在這些水缸裏麵了,你把這十八缸水寫完,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