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業知識是成功的敲門磚
弗蘭西斯·培根說:“人類統治萬物的權利是深藏在知識和技術之中的。”如果你目前還沒有成功,就是因為你獲得的知識太少了。現實社會中,專業知識就是成功的敲門磚。
人類文明之所以進步,是因為靠著老祖宗們的知識傳承。知識就是原始的資料或信息經過處理後所得的精髓。因此知識是很寶貴的。授人以魚,隻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這句古話說明了知識的重要性。
1922年,俄國內戰正酣,烏克蘭陷於混戰。白軍,紅軍,無政府主義幫派輪番上台。奧德薩的數學教師塔姆去郊區買雞吃,被一派懷疑為另一派的奸細,把他抓了起來。審問者問:“你為什麼反對祖國烏克蘭?我們要處死你。”答:“不,不,我不是奸細,我是教數學的。”審問者:“數學?那好,回答下麵的問題,如果答不出來,就斃了你。如果麥克勞林級數在第n項被截斷,帶來的誤差是多少?答!”
當然,塔姆逃過了這一劫。凡是20世紀五十年代的物理係學生,大概都念過塔姆的“電學原理”。他在195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文革”前還來過中國。
由此可見,掌握好一定的專業知識是多麼重要。有道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隻要你具備該行業的專業知識,相信你必能成為此行業的領跑者。
李利民是一家軟件企業的銷售經理,由於他所服務的企業客戶分布在不同行業,所以這些客戶經常會有各種不同的問題等待李利民解決,但李利民憑著自己快速的學習能力,總能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客戶的企業背景與相關知識,提出有針對性的專業化服務,從而贏得客戶的讚譽。
有一次,李利民代表公司去參加一家大型房地產企業的軟件係統招標工作。除了李利民所在的公司之外,其他幾家參與投標的IT企業都有著豐富的房地產軟件係統開發經驗。雖然李利民這邊沒有這方麵的經驗,但在業界有良好的聲譽,所以招標方也邀請了他們參加。
由於麵對強勁的競爭對手,且自身在這方麵沒有充足的經驗,所以李利民的領導對投標幾乎不抱希望。但李利民沒有放棄。
從拿招標書到向客戶領導介紹項目設計構想有一周的時間,能否在客戶領導麵前闡述清楚自己公司的優勢以及對項目運營的構想是中標的關鍵。抱著盡力拚搏的信念,原先對房地產行業一無所知的李利民,找來了大量的行業資料仔細研讀,連續三天三夜惡補房地產方麵的知識,他還根據招標方的企業發展情況,與公司技術開發員仔細探討係統設計的一些創新性構想與細節性問題。
一周下來,李利民整整瘦了一圈,但他對房地產行業有了充分的了解。在麵向客戶領導的項目說明會上,李利民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自己對係統運營的整體想法,他對項目把握所表現出來的專業性與高度深深折服了客戶,最後力克群雄,贏得了合同。
在入行一年後,由於業績驕人,李利民就由一名普通銷售人員升職為大客戶銷售經理。
千百年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經典俗語依然在代代相傳,這就足以說明人們對知識的重視。獲取知識成了人們共同的追求,於是,知識成了中華民族的最高追求。
弗蘭西斯·培根說:“人類統治萬物的權利是深藏在知識和技術之中的。”如果你目前還沒有成功,就是因為你獲得的知識太少了。現實社會中,專業知識就是成功的敲門磚。
張瑞敏在接任海爾之前,研讀了許多企業管理方麵的書籍,對企業各方麵(財務、銷售、人員管理、組織結構)的知識進行了係統的學習。上任後,他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生產線、技術,狠抓產品質量,將海爾產品的質量大幅提升。他的多元化經營、進軍國外市場、創世界名牌等策略,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從此,海爾一躍成為國際知名品牌,張瑞敏也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北京共利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汪才波34歲進入民辦高校學習,畢業後僅1年時間,就在北京成功創辦了員工達200人的跨行業商貿公司,他本人在2006年榮獲首屆中國民辦高校“就業之星”。
汪才波年紀輕輕就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確實令人佩服。在創業過程中,他感觸最深的就是專業知識的重要。
汪才波25歲時離開了一家國有企業,放棄了自己優厚的工作待遇,開始了創業之路。憑借已有的銷售經驗,他創辦了當地第一家全天候的零售企業,大獲成功後,汪才波又開始經營車輛運輸業。由於缺乏係統的管理知識,他的企業內部一度出現了混亂,車隊4輛車曾經一年發生8次交通事故,令當時隻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汪才波感到了“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