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何為我道?(2 / 2)

嘩啦!突然!一陣泥水翻滾,一道泥影從深坑的邊沿爬了出來。

“呸!呸!呸!”

“還真是倒黴!每次都弄髒衣服!”牧力自言自語的拍打著衣服上的泥塊。

“啊!這是……”望著眼前直徑數十裏的湖泊,牧力一陣震撼,岸邊折斷並且有些燒焦的黃栗樹似乎證明了這裏的原址。

牧力震驚了好久,“哈欠!”雨水衝刷之下,來到源界之後,第一次感到了涼意,牧力感慨萬千,心中長歎:這就是元嬰期修士的威能!改天造地!回想著藍魔道人和火魔萬鴉的比鬥,牧力一陣驚歎,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達到那樣的高度。收拾好性情之後,向著遠處的流水鎮方向進發而去。

牽牛山是容城和赤霄城交界處最高的山峰,山高約萬米,在容洲大陸之上,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山丘’,一個名叫流水的凡人小鎮就坐落在他的東南角。

咚!咚!咚!

“客觀,您要訂做的衣服好了!”一個酒樓小廝叩響了二樓天乙號的房門。

“嗯!拿進來吧!”一個渾厚的聲音傳來,小廝應聲而入,看著這名怪異的客人,這個客人住進客棧已經大半個月了,可是除了每日三餐之外,很少出房門半步,有時竟然連飯都不吃,房門緊閉,小廝心裏雖然好奇,但是卻不敢相問,後來探聽之下,這個客觀估計是個修士,閉門修煉,不食煙火也算正常,想著他沒事不要進來打擾的要求,小廝心中越發的肯定,做事更加謹慎,以防熱惱了仙長。

“放在桌上後就下去吧!”房中的聲音吩咐道。

“是!小的告退!”小廝頭都沒抬,又徑直關門下樓去了。

“傷勢已經痊愈,凝丹期的修為也已穩固,現在該怎麼提升呢?”牧力想著半個月前的那場大戰,心中餘忌猶存。

嗯?對了,自己從地球帶來的那個《關尹子九篇》倒是可以研習下,左手向儲物袋子一摸,一塊玉簡出現在手中,雖然原來的玉簡已經碎裂,但是上次牧力又重新把腦中的信心儲存了上去,以防自己忘記,但是長時間修道之後才發現顯然這個擔心有些多餘,不過閱讀的習慣,還是令牧力拿出了玉簡,神識掃苗之下,玉簡的內容再次出現在牧力的腦中。

《關尹子九篇》中記錄了尹喜千年時間研讀道德古卷並結合自己古中國佛道兩家教義再加上中國古醫術推演而成對道的感悟,書中法術道決不多,但是對於陰陽五行精氣以及道的推斷做了深入的研究。牧力認真的讀完之後,思索良多,金丹期前或許是靠著丹田紫府真氣量的大小來決定一個人的修為,即便是金丹期也不過是溝通天地靈氣的效率更加飛速,但是金丹後期想要突破到元嬰期就沒這麼簡單了,不僅需要充足的天地元氣,而且還需要對道的認知和感悟。藍魔道人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這種元嬰級別的高手對天地靈氣的溝通已經達到了修道界的極限,但是元嬰境界不僅僅如此,“境界”二字就是更好的說明,也就是要對道有“了悟”,因此,即便是元嬰境界的修士,其後的“悟道”如果沒有更進一層,那麼注定還是恢恢而去,藍魔就是如此,元嬰中期停滯了近五百年,而後不甘等死而自爆。

天地分陰陽,萬物皆入五行,人更是陰陽五行的結合體,關於煉氣主要有養氣和養精兩種,也就有了文修武煉之分,不論是養氣還是養精,都是利用天地靈氣來精練自己的體魄,修煉有成都能達到飛升虛空的目的,這便是超脫萬物的仙之“道”。“道”字從其象形上來看,是從“首”(古義:象形為頭發指代腦袋)從“辵”(音:chuò意:走走停停),一達謂之道。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腦中時常停頓反思,然後有所得(達)就是道了,但牧力心中仍然迷糊不解,萬物各有其道,教義不同道有殊途,道家無為而道,佛家遍施為道,魔以惑為道,法家立法為道,儒家布學為道,帝皇統禦為道,民眾以生為道,商以利為道……

師傅以丹器入道,趙師弟以刀悟道。可是,我的道是什麼呢?牧力讀完《關尹子九篇》心中一陣慌亂,我之道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