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要從哪些方麵考慮?
(1)確定誌向。俗話說:“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綜觀古今中外,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遠大的誌向。立誌是人生的起跑點,反映著一個人的理想、胸懷、情趣和價值觀,影響著一個人的奮鬥目標及成就。所以,在進行生涯設計時,首先要確立誌向,這是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關鍵,也是職業生涯設計最重要的一點。
(2)自我評估。自我評估就是對自己做全麵分析,通過自我分析,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因為隻有認識了自己,才能對自己的職業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生涯路線,才能對自己的生涯目標做出最佳抉擇。因此,自我評估是生涯設計的重要步驟之一。通常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組織管理、協調、活動能力等。
(3)生涯機會的評估。生涯機會的評估,主要分析內外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環境之中,離開了這個環境,便無法生存與成長。
所以,在製定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時,要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自己與環境的關係、自己在這個環境中的地位、環境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環境對自己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等。隻有對這些環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複雜的環境中趨利避害,使生涯規劃具有實際意義。環境因素評估主要包括:組織環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
(4)職業的選擇。通過自我評估、生涯機會的評估,認識自己、分析環境,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職業做出選擇。也就是在職業選擇時,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特點,即自己的性格、興趣和特長;要充分考慮到環境因素對自己的影響。分析自我、了解自己,分析環境、了解職業世界,使自己的性格、興趣、特長與職業相吻合。這一點對於將步入社會初選職業的大學生非常重要。
(5)確定職業生涯路線。在職業選擇後,還須考慮向哪一路線發展。即是走行政管理路線,向行政方麵發展,還是走專業技術路線,向業務方麵發展等。發展路線不同,對其要求也就不同,這一點也不能忽視。即使同一職業,也有不同的崗位,有的人適合搞行政,能在管理方麵大顯身手,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人才;有的人適合搞研究,能在某一領域有所突破,成為一名優秀的專家學者;有的人適合搞經營,能在商海大戰中屢建功勳,成為一名經營人才。如果一個人不具有管理才能,卻選擇了行政管理路線,這個人就很難成就事業。
(6)設定職業生涯目標。職業生涯目標的設定,其抉擇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條件為依據。通常職業生涯目標分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
12做好職業生涯設計應具備哪些方麵的前提條件?
(1)正確的職業理想,明確的職業目標。職業理想在人們職業生涯設計過程中起著調節和指南作用。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以及為什麼選擇某種職業,通常都是以其職業理想為出發點的。任何人的職業理想必然要受到社會環境、社會現實的製約。社會發展的需要是職業理想的客觀依據,凡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職業理想都是高尚的、正確的,並具有現實的可行性。
大學生的職業理想更應把個人誌向與國家利益和社會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
(2)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
首先,要通過科學認知的方法和手段,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等進行全麵認識,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避免設計中的盲目性,達到設計高度適宜;其次,現代職業具有自身的區域性、行業性、崗位性等特點。要對該職業所在的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給情況、平均工資狀況、行業的非正式團體規範等;還要了解職業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3)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知識的積累是成才的基礎和必要條件,但單純的知識數量並不足以表明一個人真正的知識水平,人不僅要具有相當數量的知識,還必須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就不能發揮其創造的功能。合理的知識結構一般指寶塔型和網絡型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