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課外兼職活動對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通過做兼職,大學生能夠了解社會和企業,發現和培養對工作的興趣。
他們能夠學會管理時間,鍛煉處理學業和兼職的關係、同事關係和上下級關係的能力等。
17教師職業的內容是什麼?
教師職業主要包含以下內容:①知識傳授者;②行為示範者;③班級領導者;④心理保健者;⑤教育研究者。
18如何了解本專業應該學習的課程設置?
高校的工作是培養人才,它應該是開放的和社會化的互動係統。它的專業課程設置也是開放的。一個成熟的課程設置係統,應該包括以下3方麵的課程設置。
(1)基礎課程。指某一專業學生學習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綜合類課程。其作用是為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發展相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技術課程。它屬於本學科的核心課程,重在學生技能和技巧的培養,針對性強,強調的是“學有所用”。
(3)社會需要的課程。除基礎和技術課程以外、社會急需的新增課程。
19師範院校中的非師範生具有哪些優勢?
師範院校中的非師範生具有的優勢有以下兩個方麵。
(1)就業時的雙重選擇機會。因為非師範生不僅能學到自己專業的知識,還有機會學到關於教育、教學的課程,在就業時一是可以從事非師範專業工作;二是也可以進入教育界工作。
(2)新的培養方式對非師範生十分有利。特別是在建立學生自主學習機製、優化教學計劃課程結構、加強人文科學素質融合、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和創新教師教育課程方案等方麵的變革,對師範院校的非師範生來講很有優勢。
20大學期間如何製定社會實踐規劃?
大學期間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麵製定社會實踐規劃:①選擇社團,積極參加社團活動;②注重社會實踐;③重視實習。
21如何選擇參加社團?
選擇參加社團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①以自身的興趣、愛好作為選擇社團的基礎;②社團的選擇要與自己的職業規劃相聯係;③不能貪多,要做到適可而止;④不要懷揣功利心加入社團。
22社會實踐有哪些作用?
社會實踐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社會實踐是學生接觸、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
(2)通過社會實踐,學生可以領先一步進行職業定位,會更加明確自身努力的方向,明確職業的目標指向。具體、分階段的教育發展計劃和職業訓練計劃,能促進自身把學習提升為一種自覺的修煉。
(3)社會實踐是學生認識自身角色的途徑。
(4)社會實踐是加速角色轉變的促進劑。
(5)社會實踐是培養專業能力的最好方法。
(6)社會實踐能充分發揮社會的育德功能。
23社會實踐的類型有哪些?
社會實踐的類型主要有:①公益勞動;②教學實習;③軍事訓練;④社會考察;⑤社會服務;⑥勤工助學。
24大學生如何進行學業規劃?
大學生學業規劃實施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3大要點。
(1)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形成新的學習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努力學好本專業知識。
(3)明確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25大學生進行學業規劃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1)公共課和基礎課的學習。
(2)專業課的學習。
(3)選修課的學習。
(4)知識麵的拓展。
(5)考研決策。
(6)考證的取舍。
(7)自主學習。
(8)畢業論文的準備。
26如何熟悉職業環境?
(1)了解本單位的創業、成長和發展曆程。
(2)了解本單位的規章製度。
(3)了解本單位的組織結構。
27如何盡快熟悉工作內容?
(1)清楚自己的崗位、任務和責任。
(2)明確本崗位處理事務的工作權限和程序。
(3)掌握本崗位工作需要的基本技能。
(4)及時反饋。
(5)樹立強烈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