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給謝冰心寫過:“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還嶽夢中飛”。世界上雖滄桑變化,我心事定,無論你怎麼變化,我心裏有數。的確如此,古今中外,凡是偉人,定有遇事不慌,沉著冷靜的特點,也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正確地判斷局勢,應變局勢,取得成就。冷靜的心態往往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一般來說,人們隻要不是處在激怒、瘋狂的狀況下,都能保持自製並做出正確的決定。健康、正常的情緒,不僅平時給生活帶來幸福、穩定、暢快,而且能在大難臨頭時,幫助你逢凶化吉,轉危為安。
一位有27年飛行經驗的老駕駛員,在介紹他飛行史中最不平常的經曆時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是F6型飛機的飛行員。一天,我們接到戰鬥命令,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後,來到東京灣。我按要求把飛機升到離海麵幾英尺的高度做俯衝轟炸,三英尺在今天也許不算什麼,但在當時,這是個很高的高度。
“正當我以極快的速度下降並開始做水平飛行時,我的飛機的左翼突然被擊中,整架飛機翻了過來。人在飛機中,是很容易失去平衡感的,尤其在天和海都是藍色的時候。飛機中彈後,我需要馬上判斷我的位置,以便決定我應該向上還是向下操縱我的飛機。在我的飛機中彈的最初一瞬,在那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我什麼也沒有做,沒有去碰駕駛艙裏任何控製開關,我隻是強迫自己冷靜、思考,決不能激動!於是,我發現藍色的海麵在我的頭頂上,我知道了自己的確切位置,知道了我的飛機是翻轉的。這時,我迅速推動操縱杆,把我的位置調整過來。在那一瞬間裏,如果我衝動地依靠我的本能,一定會把大海當作藍天,一頭撞進海裏,葬身魚腹了。”
這位飛行員最終感慨道:“我的冷靜救了我的性命。”
我們這些普通人,在現實生活中,免不了會遭到不幸和煩惱的突然襲擊。有一些人,麵對從天而降的災難,處之泰然,總能使平靜和開朗永駐心中;也有的人麵臨突變而方寸大亂,一蹶不振,從此渾渾噩噩。為什麼受到同樣的心理刺激,不同的人會產生如此的反差呢?原因在於是否能夠學會冷靜應變。
現代醫學認為,在影響人體健康和長壽的因素裏,精神和性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點,同先天遺傳因素有一定關係,但是更主要的是由後天的社會環境的影響決定的。麵臨災難與煩惱,必須居高臨下,反複思考,明察原因,這樣能使你很快地穩定驚慌失措的情緒,然後鼓足勇氣,捫心自問,我是否已失掉渡過難關的信心了?多去思考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冷靜應變的首要訣竅。另外要認識到不幸和煩惱並不是不可避免的,也許是自己鑽牛角尖,無端地把自己與煩惱綁在一起,折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