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塊放在電冰箱裏就不會化掉,而一個人的時間這塊“冰”,卻是任何電冰箱也無法阻止它融化。它不停地在化、在淌,越化越少了。一切願意使自己的生命有更大的價值的人,千萬要抓住現在,使自己生命中的一分一秒轉化為“凝固了的時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類似的有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名言:“時間像奔騰澎湃的急流。”因此,把握住今天,就要抓緊現在。
時間包括三個部分,“過去”是已經逝去的時間;“未來”是尚未到來的時間;“現在”是現實存在的時間。應該說,“現在”這個部分的時間最寶貴、最重要。因為“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過去”是“現在”發展的基礎,“現在”又是向“將來”發展的起點,現在把握不住,將來更無從談起。誰放棄了現在,便為葬送將來開了先例。“現在”的重要性還在於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倍覺它可貴。
我們每個人都要樹立“今天”的觀念。隻要能抓住今天,就能抓住成功。有人建議愛迪生,“為科學休假十年”。愛迪生回答說:“科學是永無一日休息的,在已過的億萬多年間,它於每分鍾都工作,並且還要如此繼續工作下去。”他們在時間上計較一分一秒的得失。愛迪生在1871年聖誕節結婚那天,剮舉行完婚禮,他突然想到了解決當時還沒試驗成功的自動電機問題的症結,便悄聲對新娘瑪麗說:“親愛的,我有點要緊的事要走,待會兒準時回來陪你吃飯。”直到半夜時分,他還在聚精會神地幹活兒,直到家人找來,愛迪生才大夢初醒。愛迪生活了85歲,僅在美國國家專利局登記過的就有1328項科學發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發明。他的時間就是這麼被節省出來的。
“不教一日閑過”,對於年輕一代人來說,尤為重要。“一日工作是一日功,一日不工作十日空”。我們不能一味地感歎歲月之虛擲,年華之流逝,讓寶貴的時間,在躑躅蹉跎中白白地流過。人生易老,時不我待。必須抓緊每一天,才能使生命之光閃耀異彩,才能在白發蒼蒼的時候,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沒有虛度年華。
抓“現在”,就要有緊迫感。抓“現在”,必須立足於抓分秒。對於時間,人們隻能從現在中去掌握它。現實的一分鍾,是比想象中的十年更長的一段時間,古今中外一切事業上有成就的人,都是積秒建功、積秒創業的人。
隻要你開始逐步進行,你就會發現,其實完成工作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你還會發現,逐步完成工作會帶給你諸多好處,如晉升、加薪和其他各種良機。
另外,及早動手,你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處理意料不到的事情,獲得更多的資料,或做其他更需要你去做的工作。假如最後期限是明天,而你又菲要等到最後一分鍾才動手,那麼,上述那些額外工作就會使你的工作速度減慢,甚至錯過最後期限。
要立刻行動,就要克服拖延。拖延是影響你抓裝現在”的最大敵人,就像你成功航線上的礁石。有的人總覺得來日方長,“現在”無足輕重,隻有“將來”才會有無限風光,才能決定一切。這種觀念隻是在向“現在”“賒賬”,終有一天,債務必須償還。
工作,是十分艱苦的勞動,需要的是勤奮,懶惰的人將一事無成。須知,知識財富不經過自己艱苦的思維活動,就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中國古時候有一個懶惰的文人,怕讀書費腦筋,就把書燒成灰,包在餃子裏吃下去,以為這樣就是讀書的最好方法。到應考時,他也預先請人把試卷寫好,如法炮製,吃進肚裏。他真是“一肚子文章了”。所以,如果你想要立刻行動,就一定要戒懶,否則,多麼好的設想、計劃,都宛如細小的泉水滾落積水深潭一樣,難得再奔躍向前,所謂成功、攀高峰也隻能是一句空話。
所以,我們不但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時間效能,還要研究怎樣才能不浪費時間,把計劃付諸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