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生活中,當某一行為頻繁出現時,這一行為就可能成為你的習慣,一旦遇到類似的情況,你的大腦神經就命令你做出相應的行為。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好習慣和壞習慣都是因為行為的多次出現而形成的。
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它可以讓你做出令人吃驚的事情。一旦某種行為變成了習慣,當你重複這種行為時,感覺很順暢;當你做出違背習慣的行動時,你會覺得十分不痛快。好習慣、壞習慣都如此,可是有一句話說:“學好難,學壞易。”當你養成壞習慣,想改掉它是一件需要下功夫的事情。
1.習慣的力量有多大
在美國有一個商人抽煙抽得特別厲害。一次他到歐洲旅遊,住在一個小城的旅館裏,半夜外麵下起了大雨,他從睡夢中醒來,很習慣地往床頭摸香煙,可是煙盒是空的,昨天他忘記買香煙了,想抽煙的欲望讓他走下床、翻行李箱,看能否意外地發現一盒香煙。結果沒有。他焦急地往旅店的餐廳跑,但餐廳早已關門,唯一的辦法就是到外麵的商店買,但這個小城他並不熟悉,也不知道在這個時候哪裏有香煙賣,他突然想起了一個地方可能會買到香煙——火車站,不過要過幾條大街。此時,外麵大雨滂沱路麵泥濘,他想開車去,但車房已被關閉,叫計程車顯然也不可能,唯一的辦法是步行,想抽煙又抽不到,那種未滿足的欲望讓他以最快的速度穿好了衣服、拿好了雨衣。
正準備開門的時候他停住了,開始大笑,他在笑他自己荒唐可笑的行為。一個全國聞名的商人居然會在深夜,冒著大雨,穿過五六條街,目的僅僅是買一盒香煙,這太不可思議了、太荒誕了。
此時,他已意識到,吸煙的習慣已將他牢牢地控製,難以自拔,自己差一點兒就成為壞習慣的奴隸。他回到床頭,將空煙盒揉成一團扔進紙簍中,脫下衣服繼續睡覺。從此,他再也沒有吸過煙。
任何行為一旦成了習慣就很難改變,它讓你必須遵照它的驅使來行事,違背它你會感到萬分難受和不安。不過好習慣同樣也有這樣的力量,我們司以利用它,也正因此我們才會努力培養好習慣。隻不過我們時常會覺得要改變好習慣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你養成了早上鍛煉的習慣,某一天天冷,你不願離開溫暖的被窩,如果你不用自己的意誌克服,你很容易就會被一日寸的懶隋打破你堅持好久的習慣。相反,壞習慣變成好習慣,不知道要花多大的功夫,抽煙的人就能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要戒掉它比上刀山下火海還難。
有的壞習慣並非是由你的惡習決定的,隻是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未加控製和注意而形成的。所以,改掉壞習慣是完全可能的。
那些甘願做習慣奴隸的人,往往是意誌薄弱、缺乏自信和魄力的人,他們甘心接受習慣的擺布,而從未想過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種被動的狀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改掉壞習慣也是戰勝自我、征服自我的過程。生活永遠屬於那些能夠戰勝自我的強者,強者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壞習慣的力量再大也大不過人的自製力,這是一場力量的較量,誰是贏家取決於你。
2.你是習慣的主人
坐車時如果司機急刹車,我們的身體自然地就往前傾斜,這是慣性發生了作用。慣性就是指在沒有外力的幹預下,仍保持原有狀態不變的性質。這一規律是自然規律,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隻能遵循,不能想當然地改變它。
雖然習慣是屬於社會科學中人類行為學的範疇,但它同樣遵循這樣的規律。習慣是因你的反複行為而成為你本能的一部分。當你重複你的行為,在大腦中對這種行為的印象便不斷加深,刺激越多,印象越深。或許你在完全相同的條件下重複相同的行為時還沒有意識到這種習慣已經養成,假如你換一個環境同樣出現這樣的行為時你就會感覺到這種習慣已經產生。
習慣最重要的特點是慣性,如果沒有外界的幹擾、影響或自己的控製,這種行為將保持不變。對於壞習慣而言,你要改變它,隻能破壞它存在的前提條件——改變客觀環境,不讓壞習慣有滋生的土壤。有的人嗜好看電視,特別是小孩,自控力比較弱,有效的辦法就是強行關掉電視機或將電視機放到別的地方。
習慣形成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反複性,要養成好習慣必須讓好的行為反複多次,改掉壞習慣也要讓阻撓行為重複多次。
習慣是可以控製和改變的,認識習慣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利用這些特點,為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服務,使我們成功。好習慣一經養成,我們實施好的計劃和行動時就容易多了,而成功離不開積極的行動,好習慣讓你不用經受內心的痛苦與煎熬,隻要你的習慣與你的目標達成一致,成功自然是掌中之物。
你是習慣的主人,不要讓自己成為習慣的奴隸和仆人,你完全可以改變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拿出你的意誌、魄力和自信,好習慣最終會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