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必須按照這樣一個公式去做:成功之法=敬業精神 腳踏實地。很顯然,一個缺乏敬業精神的人,以懶散粗心的態度應付工作,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方法隨心所欲,這樣做的結果是成李不足,敗事有餘。但是假如你以積極的心態去工作,腳踏實地,就能心想事成。
在一所學校裏,有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她的職業是給學校拉上課鈴,她一幹這個工作就是30年。在這30年裏,學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老人也在學生的眼裏,由“校工阿姨”變成了“校工奶奶”,她在這個崗位上從沒誤過一天工,無論是刮風下雨,她都堅持著,拉鈴的時間分秒不晚。後來老人已經70歲了,由於年齡的關係,她不能在學校繼續工作了。離開學校的那天,校長和學校裏所有的老師都來為老人送行,老人說想要學校送紿她一件東西,留個紀念。校長說,已經為她準備了一份禮物——一件純毛毛衣。老人說:“不,我要的是這個。”說罷,老人從屋裏拿出一個紅布包,裏麵包著一隻學校裏早已淘汰不用的銅鈴。她說:“這隻銅鈴陪了我大半輩子,我想把它帶回家去,看到它就能想起我工作的日子。”聽了老人的話,所有在場的人眼睛全都濕潤了。一位普通的校工,讓我們想到通常所說的“敬業精神”。
敬業精神首先表現為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喜愛,當一個人從事他所喜愛的工作時,他將會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效率,更容易獲得成功。當一個人從事自己喜愛或擅長的職業時,就會表現出一種對職業的無限忠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敬業精神。
美國人米基,從小便酷愛釣魚,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漸漸萌發了想借此來幹一番事業的想法。於是,他辭掉了手中的極其優越的工作——營業代表,並用手中的5000美元積蓄,開始了自己事業的征程。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利用20多年的釣魚經驗以及極強的興趣與敬業精神,為熱愛釣魚的人們提供了許多造型新穎、耐用的魚竿、魚線、魚鉤、漁網、魚筒等捕魚工具。這些產品都較為符合廣大群眾的需求,因此深受歡迎。同時他大力推銷美國本土製造的釣魚工具,努力降低成本,以較低的價格推銷產品,務求商品的質量及價格都能滿足大眾的口味。結果,他成為當代成功的企業家。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偉業,就在確立遠大的目標之後,靜下心來,認認真真、腳踏實地的開始你的行程吧!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不要夢想一步登天,如果基礎不紮實,那麼你的成功恰如“空中樓閣”般搖搖欲墜。所以,想要成就大、請一步一個腳印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