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經》中,耶穌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天,一個有兩個兒子的父親對大兒子說:“兒啊,你今天到我的葡萄園去工作。”
“我不去,我不想工作。”老大回答說。
老大拒絕聽父親的話,就走開了。過了一會兒,他坐下想想,就懊悔自己的行為。他想:“我錯了,我不該違背父親。我雖然說不去,可是我還是應該到葡萄園工作的。”
他立刻起身到葡萄園去,使勁地工作,以彌補他的過失。
這時,父親又去找小兒子,對他說同樣的話:“兒啊!你今天到我的葡萄園去工作。”
小兒子一口答應:“我去,父親。我這就去。”
可是過了一會兒,小兒子想:“我是說過我去,可是我並不想去!你以為我會在父親的葡萄園工作嗎?才不呢。”
過了幾個鍾頭,父親到葡萄園去看看。不料,竟發現老大在園裏拚命的工作,卻不見小兒子的蹤影。結果小兒子不守信用,違背了諾言。
講完了這個故事,耶穌轉身問周圍的人:“這兩個兒子,哪一個照父親的意思做了呢?”
周圍的人馬上回答說:“當然是到葡萄園工作的那個老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行勝於言,隻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才能實現人生的目標。
《聖經》上有這樣一段話:“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盤石上:雨淋,水衝,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並不坍塌,因為基礎是建在盤石上;凡聽了我這些話而不實行的,就好像一個愚昧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雨淋,水衝,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就坍塌了,且坍塌得很慘。”
有信心卻不行動,是不能成就什麼的,正如《聖經》上所說:“隻有信心而不付諸行動,無異於無信心。”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所以如果你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自己想要做的人,那麼就付諸行動吧。
有這樣一個故事:某個農村遭受了幹旱的侵襲,那地方已經好幾個月沒下過一滴雨,土地幹裂,地麵上的土都被風吹走了,農作物枯萎,牲畜也都奄奄一息。於是,這個地區一問小教堂的牧師,有個禮拜天就對村民說:“讓我們這星期都來禱告,祈求上天降雨。憑著你對上帝的信心,讓我們在下個禮拜天創造一個奇跡——一場傾盆大雨。”然而接下來的一整個星期,幹旱依然籠罩著這個村莊。
到了下一個禮拜天,這名牧師就問來做禮拜的人:“你們有沒有祈雨呢?”
所有的人都高聲回答:“祈了。”
“你們有沒有信心,老天爺一定會下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