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小動作大成就(1 / 1)

成功與不成功的差別源於一些小小的行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每天投資5分鍾的時間(與5個鍾頭的時間相比實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思考的人》一書的作者詹姆斯·E·艾倫說過:“生活中90%的時間隻是在混日子。”大多數人的生活層次隻停留在:為吃飯而吃、為搭公車而搭、為工作而工作、為了回家而回家。他們從一個地方逛到另一個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卻很少有時間從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標。就這樣,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臨到退休時,才發現自己虛度了大半生,剩餘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點一點的流逝。

成功與不成功之間的距離,並不如大多數人想象的是一道巨大的鴻溝。成功與不成功的差別隻在一些小小的動作:每天花5分鍾閱讀、多打一個電話、多努力一點、在適當時機的一個表示、表演上多費一點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實驗室中多試驗一次。

奧格·曼狄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有一位63歲的老人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市。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她到達了邁阿密市。在那兒有位記者采訪了她。他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老人答道,“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一步,我就到了這裏。”

是的,做任何事,隻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後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會逐漸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體的目的地,而且向它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我們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寫下自己目標的人比沒有寫下自己目標的人會更成功。

在實現目標方麵,拿破侖·希爾信奉“欲速則不達”的格言,他主張采取初級步驟進行活動而不是邁開大步向前。他建議,尤其是年輕人,可先采取初級步驟,不能追求一蹴而就。例如,如果你想擁有健美的身材,他們會推薦你通過做比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少的事情來使自己不太成功,而不是試圖向前邁出一大步。不是去健身房一個小時,而是隻去20分鍾。換句話說,設定一個不太成功的目標,然後迫使自己堅持它。這樣你就不會覺得壓力太大,而是覺得能夠應付。由於覺得自己能夠應付,你會發現自己渴望去健身房,或做生活中其他需要你做或改變的事情。總之,擁有宏偉的大膽的夢想,然後每天做一點事情,也就是說,用小步而不是邁大步越過懸崖。設定可達到的每日目標,這樣,當你實現目標後,就會有一種積極的強化力量幫助你沿著通向遠大目標的道路不斷前進。

在實踐理想時,你必須與自己做比較,看看明天有沒有比今天更進步,即使隻有一點點:

隻要再多一點能力。

隻要再多敏捷一點。

隻要再多準備一點。

隻要再多注意一點。

隻要再多培養一點精力。

隻要再多一點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