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度環境
法國人比較注重安逸和享樂的國民性格決定了法國的消費水平,消費市場十分龐大。
40小時標準工作製
法國自1936年起,每周法定工作是40小時。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時,凡超此範圍的工作時間均為加班時間。加班時間每周最多不得超過20小時,且酬金應高於正常工作的工資。
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緩慢及失業人數增加,加班加點的現象逐漸減少。目前法國工人的平均周工作時間為40.8小時,但不同行業的工作時間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講,運輸部門的工作時間最長,其次是商業部門。因為一般人休息的日子正是商店裏生意興隆的時刻,因此大部分商店星期六也照常營業,平時要到晚上八點才下班,有些商店星期日上午也開門。從總的情況看,工人比職員的工作時間要長,其他決定工作時間長短的因素還有年齡與性別的差異等。自1979年以來,法國規定每周最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50小時。此外,一種新型的、非全日製工作近年來在法國開始流行起來,主要對象是婦女和退休者,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其他勞動者的歡迎。
享樂型的消費觀念
法國人比較注重安逸和享樂的國民性格決定了法國的消費水平,國內生產總值的68%被用於個人消費,是個高收入、高消費國家,消費市場十分龐大。
表9-1家庭消費結構
百分比(%)1970年1980年19901999年食品、飲料、煙草2621.419.318.3服裝、鞋9.67.36.65.7住房、取暖、照明15.317.518.921.3家具、家居用品10.29.687.5健康7.17.79.510.2交通、通訊13.416.61716.4娛教文化6.97.37.77.4其他11.512.613.113.2資料來源:法國經濟統計研究所。
20世紀90年代法國居民用於衣、食的消費比重進一步減少。隨著人口的日趨老齡化,老年人消費的比重有明顯增長;消費者對商品的要求轉向高質量、新款式、個性化、華貴,大眾商品已失去市場;節省時間和有益於消費者健康及環境保護的商品倍受推崇;休閑娛樂市場增長迅速;食用亞洲食品的人越來越多,中國的藥膳,尤其是各種宮庭秘方,已越來越被廣泛接受;服裝的花色設計上,傾向於購買具有本國民族特色或具有東方神秘色彩的服裝;自行車消費由傳統的交通型逐漸轉向休閑型;鍾表和首飾消費均向高級化、多樣化和係列化方向發展,成為時裝配套的一部分,款式和保值成為兩大消費傾向;化妝品消費的總趨勢是高檔化,具有療效性、抗衰老、營養皮膚、毛發再生、防曬和防治老年皮膚瘙癢的產品倍受歡迎。法國是世界最大的男用化妝品市場、西歐最大的玩具市場和第二大家具市場。
巴黎證卷交易所
起源於12世紀50年代的法國證券交易,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已發展成一個成熟的市場。有關法規、行規和機構齊全,金融產品種類繁多,交易手段現代化程度高。法國市場的交易規模僅次於英國和德國,居歐洲第三。巴黎交易所是法國最大的交易所,業務包括股票發行和交易。債券發行和交易及期貨期權交易。
巴黎交易所每星期一至星期五開業,每天都在繁忙中度過。上午9點,交易所開始作準備工作,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裏,各家“證券交易公司”通過聯網的電腦係統把客戶的委托指令傳送到交易所的中央電腦係統。按要求,客戶的委托必須包括兩項內容:委托的有效期和執行價格。開盤前收到的委托,在開盤時執行;開盤後收到的委托,按投入市場的最佳條件執行。
10點整,交易所“開盤”營業。“CAC-40信息化標價係統”即開始運轉,據“限定價”計算出各種證券的“平衡價”,即“定價”,以實現大宗證券交易。同時,標價係統又將要求“市價”的委托轉化為“開盤限定委托”,使所有報價較高的購入委托和報價較低的售出委托全部成交。“CAC-40”的含義是法國40家最大企業的股市行情指數。從上午10點一直到下午5點,標價係統每30秒即計算並公布一次被比做“法國的道瓊斯指數”的指數。
如今,巴黎的股民們已不必親自跑到交易所去進行交易,他們可通過電話委托自己的“證券交易公司”、銀行、儲蓄所或郵局代辦一切交易。多年來,巴黎的證券交易已實現了“無形化”,也就是說,股民們已不再使用紙做的有形證券。“證券交易公司”同時承擔了交易和交割,為客戶管理全部證券和資產。
對法國公司和外國公司,進入巴黎證券市場的條件是不同的:非“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國家機構要在巴黎交易所注冊,首先要得到法國財政部的批準;非“歐盟”成員國僑居法國的法人發行的股票要進入巴黎“正式市場”,須首先在其它國家證券市場注冊;外國公司要進入“正式市場”須遞交經審計專員公證的最近三年的年度帳目;在法國境外發行的證券要進入巴黎“正式市場”,發行者須擔保在證券發行時未在法國公眾中作過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