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社會生活禮儀(1 / 3)

法國社會生活禮儀

有禮貌的客人,永遠不會忘記讚揚女主人的好客和烹飪技術。

敬稱和謙稱

法國人講文明,重禮貌,這一點從法語的詞彙中亦可窺見一斑。法語中用來表示禮貌的詞彙通常可以分為“敬稱”和“謙稱”兩種。敬稱之一的“vous”一詞,本意為第二人稱複數,譯成漢語應做“你們”講。但當其用於敬稱時,則可以變為單數,相當於漢語中的“您”,用法也與漢語中的用法相似。如對長輩、對上級、對不大熟識的人,都應用“vous”來敬稱對方。

如甲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乙,最初交談時,彼此均用“vous”來稱呼。待幾經接觸,話語投機成為友人後,方可轉用“tu”(你)來稱呼對方。但在轉換稱呼時,應該事先禮貌地征得對方的同意。如可以這樣詢問對方:“請願諒,我是否可以用‘你’來稱呼?”特別是男女之間,在轉換稱呼時,應該特別注意事先征得對方同意,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因為在法語中,“你”字的稱呼不僅用於至親好友之間,而且帶有一層“親昵”的意思,故而要慎用。

第二種敬稱,主要用於售貨員、服務員對顧客,傭人對主人以及陌生人之間。這種敬稱主要是先生、太太、小姐等。如售貨員、服務員為顧客服務時應該說:“您想要點什麼,太太?”或“先生,這是找給您的零錢”。再如,某人在街上行走不慎將手套掉在了地上,後邊的行人幫忙拾起後會說:“這是您的手套,夫人。”或“請等一等小姐,您的手套掉了”等等。這比隻說“您”要禮貌、文明得多。

法語中表示謙稱的用法很多,如使用“我們”或第三人稱來謙稱自己;在名詞前加上“non(ma,mes),notre(nos)”等,相當於漢語中的“敝……”,如“敝公司”、“敝舍”等,若想再進一步表示謙遜,便在其後加一個表示謙卑的形容詞“humble”(謙恭的,卑賤的),使用起來相當於漢語中的“卑職”、“鄙見”等。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時態、語式等其他語法手段來表示婉轉、緩和、謙遜等語氣。

良好的生活習慣

法國人通常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餐館,或是在家庭聚會、學校聚餐會上,用餐時絕不站起來或做比手劃腳之舉。吃東西時不發出聲音。需要什麼東西又夠不到時,可請人送過來。

如果有人問話而你口中又有食物時,通常是咽下再回答,不邊吃邊說。

如果要離開會兒,對旁人說聲“打攪了”。

在別人家裏做客時,如需寬衣,需征得主人同意,脫下後放在自己椅背上。

吃飯時可盡量吃,不必裝客氣而餓肚子,主人會因你欣賞他做的菜而高興。切忌用餐巾擦餐具,主人會因此而氣憤,女主人會因此而哭的,認為這是侮辱性行為。

在法國人家裏作客,可稱讚家具漂亮,布置美觀。不可問家具價值。這是很不禮貌的事。

在餐館,接受服務後要給小費,一般是消費額的10%。有的將小費放在茶盤和酒杯下麵,或者直接給招待。旅館裏就放在床頭櫃上或煙灰缸內。放在其他地方服務員會誤認為是客人丟了錢。

送禮不可送貴重禮物。最好送工藝品,包裝精美,有紀念性、藝術性的最受歡迎。

在社交場合中,要尊重婦女。上下樓梯,出入餐廳,進出劇場,要讓女士走在前麵;用餐時幫女士入座;離開時,要幫婦女穿大衣;當女士來到時,男人們應起立。